排好的。
比如说刚说了几句话要告白的男方突然被老师叫走,然后告知找错人了。
或者刚说到重点就以一种怪异的姿势自己离开教室。
......就好像在被看不见的人操纵着似的。
另一方面则是归于话题的中心人物。
“柳君,今天是要借这本吗?”
去图书馆的时候,预计要找的书已经被摆在了前台。
“你是特意听到了然后记住的吗”
——这种自作多情又打草惊蛇的话肯定不能说,他边填写借阅卡边在思考怎样回复会更平常,宫崎亚希自行解释了她的行为。
“我是今天听幸村提到你在看的书所以留意了下......这只笔墨不够了。”
话音落下,他眼前出现了一只水性笔。
“不介意的话,请用我的吧。”
“谢谢。”
柳莲二沉默着注视她把笔放在他摊开的手上,离开的时候指尖扫过掌心,像被幼猫挠了似地又轻又痒。
她的手很小。
他在姓名一栏填上自己的名字。
听幸村提到——是什么情况下提到的?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她和别人都会说些什么、又是怎样提起他的?
书名的最后一笔写完,他故意放慢了速度没有马上移开手,在心里默数。
宫崎亚希三秒后会来收卡的概率是98.44%。
三、二......
在数到一之前,坐在台后的人就已经行动了。
“......不好意思。”
她小声地道歉。
“没关系。”
明明会碰到是预想中的事情,但真的发生时,连推测的人自身也动摇了。
基于数据得到的已知事实,对方会做出什么反应、说的话都在柳莲二计划之内。
但情感是不受理论控制的,他会萌生的想法、宫崎亚希的情绪变化都是更难预测的事情。
从图书馆到社团的路上,她眼神飘忽,低着头不自然地拨动头发时露出红透的耳尖的画面,和吞吐着道歉的声音不停地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