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 27 章 军市搞销售(第3页)

小孩捂着嘴细细咀嚼,疯狂点头,不舍得吞咽。

稚唯温笑道:“等回家可以让你阿父阿母给你做。”

踏碓出

()现后,极大减轻了各家各户舂米的工作量,安丰县又盛产稻米,寻常黔首家即便是省粮少吃饭,吃的也还是稻米。

柴火烧过的米饭再捣成糍粑,米香味更浓,全家人也能吃,小孩这点口腹之欲不难实现。

谁能忠诚拒绝碳水的诱惑呢?

但让稚唯惊讶的是,听到她的话,小孩反而露出了沮丧的表情。

“不行的,我们不能吃……”

小孩说话有些口齿不清,稚唯反复询问都没听明白,还是在一旁的夏媪忍不住,拉着自家“不识人间疾苦”

的女孙对其教导。

“阿唯只想到咱们这里盛产稻米,难道忘了稻比粟、麦、菽的价更高吗?”

“我没忘,”

稚唯略显茫然,“我懂大母的意思,你是想说他们舍不得吃稻米,而是用稻米去换更多的粟或者菽。

但是咱们这里哪还有集市?”

安丰县原先自然是有的,然而自从这里归属于秦地之后,自由集市就消失了。

在秦国,商人是不能随意经商的,他们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要在固定的交易场所进行,即“市”

买家花钱买东西也需要去到“市”

里。

市牵扯到一地的商业税收,以秦国重农抑商的政策,商税之重可想而知,但从吏治角度讲,它在税收中占比就很重要。

蒙恬和王离只是驻留安丰县,并非此地真正秦吏,他们又不缺钱,这种事不会轻易涉足,免得到时候交割说不清楚,自找麻烦。

县城没有交易场所,外地商人来了也没法做生意。

稚唯:“而且稻比粟麦菽价高是在别的地方,在芍陂这一带……”

水田可比旱田多啊!

夏媪反问道:“那就不许人家背着稻米去别的地方换粟?”

稚唯断言道:“这不可能。”

为什么说农村封闭,古代各城池之间相对独立?交通不便是主要原因。

粮食沉重,不便运输,一个农户再有力气,他能携带多少粮食走多远?便是装满一车也没有多少石,同时要考虑牛马驴等贵重家畜的承受能力,和车子的损耗程度,以及行路期间的吃住消耗。

等到了别的县城,还得承担人生地不熟的风险。

这一趟下来,赚还是亏真不好说,万一不幸生病,得,那就是一家人的灾难。

细数各个时期,能把粮食南来北倒赚差价的都是大商人,因为只有足够量大才能抵消路途成本。

夏媪听到稚唯有条不紊地反驳,颇为意外地扬眉:“子推往日对你闲聊的这些,阿唯竟然都记着呢?”

稚唯:“……”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