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五十一章 平山堂前的师生之谊(第2页)

,被指苏轼是借庄子诋毁孔子的典故在指责王安石集团的用人之道,把用过的“刍狗”

继续拿出来使用,比喻以前那些个小人早已不可再用了。

以今天的世俗理论来看,这样明显看似引经据典的精彩比喻,却是最容易被对手抓住把柄的地方!

到了扬州,苏轼自然还要到平山堂下凭吊一下自己的恩师欧阳永叔公,这是苏轼此生第一次从平山堂下经过。

平山堂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由于当时出任扬州太守的欧阳修,非常欣赏这里的清幽古朴,遂于此筑堂,此堂与千年古刹大明寺相依相连。

坐在堂上向远方俯瞰,江南诸山,历历在目,连绵的群山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遗憾的是,今人再走过平山堂前,古人所言的杳渺远山已不见了踪影,代之的则是雾霾中林立的高楼大厦)。

平山堂是专供当时的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

平山堂建成后,欧阳修恨不得日日偷闲前往,登临燕游。

那时他写下的诗句“我欲四时携酒去,莫叫一日不开花”

,真实地流露出他对平山堂的钟爱之情。

八年后,欧阳修为刘敞(字原父,一作原甫)出任扬州太守的饯行宴上,又写下一首关于平山堂的著名词作——《朝中措·平山堂》: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晴空万里、空山迷蒙的美景,豪迈旷达的“文章太守”

一饮千钟、下笔万言的形象跃然纸上。

平山堂之后是谷林堂,修建这座谷林堂则与苏轼有关。

元枯年间,苏轼由颍州徒知扬州时,为纪念他的老师欧阳修而建,堂名即取自苏诗“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

之中。

在欧阳修之后,苏轼曾经三过扬州,每次都在见证着与延续着他与欧阳修有师生之谊。

元丰二年(1079)四月,在官宦场上辗转流徙的苏轼由徐州太守移守湖州,再次途经扬州,稍作淹留,得暇便登临了平山堂。

在这里,他不免追忆故人——伤感地想起他的老师欧阳修,遂作《西江月·平山堂》,以此追怀已仙逝十载的恩师,词中写道: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熙宁四年的十一月三日,苏轼一行船抵润州(今江苏镇江)。

镇江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唯一交汇枢纽,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称为“朱方”

,战国时改称“谷阳”

,秦朝时称“丹徒”

,三国时为“京口”

,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

,隋统一后改置“润州”

,镇江之名自北宋沿用至今,民国时期还曾做为江苏省省会。

由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水运一直是镇江城兴起与发展的命脉。

镇江的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古法海洞又名裴公洞,在慈寿塔西下侧的悬崖上,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初到金山时的住处。

热门小说推荐
宓皇后本纪

宓皇后本纪

新朝轶事汇编高祖好美妇宓后,原适虞国公陆,因罪得出,恰遇高祖微时,结为伉俪。郦氏,成后主妃也,为高祖所获,嬖之。旋高祖西狩灭赵,纳赵太后姜氏。高祖提剑芟群雄,于所平诸国后妃,入侍者众,独姜郦二妃承恩甚隆。国初定,高祖立卫氏为椒宫,姜氏与郦氏为东西二宫。三宫皆是再醮之妇,古今无匹。时人略有阴刺,高祖闻之不以为非,戏题今日能为天贵子,盖因三凤蔽日功之句,以表怜爱。...

豪门娇女在六零

豪门娇女在六零

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富家千金林乔,为了获得家里的继承权,准备参与变形记,体验一把贫苦生活。阴差阳错的加入了未知世界的忆苦思甜游戏,误入平行时空六零年代。学习艰苦时代奋斗精神。到了六零年代的林乔面临三...

平淡种田文

平淡种田文

平淡种田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