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四十八章 沈括与王安国同志的励志故事(第1页)

令人称奇的是,沈括不仅能作为一名政客混迹政坛、参与变法。

作为一名外交官,出使辽国也能寸土不让。

作为一名军事家戊守西夏,其功名与战绩亦能声名远播。

老沈还在数学、磁力学、光学、声学、化学、天文、历法、地形、地图、水利、医药、经济、军事、音乐、书画等等领域,都有着无比精深的研究。

沈括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石油”

这一科学的命名,在世界上最早经实验证明了磁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

,即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存在磁偏角。

甚至还撰写过音乐方面的专著《乐论》、《乐器图》、《三乐谱》、《乐律》等著作,可惜没有流传到现在。

这种“达芬奇式”

的全才,用石油大量制造并命名为“延川石液”

的墨块,就连苏轼用后都评价其“在松烟之上”

只是因为后来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之需,挤兑了苏轼,令我们的“苏粉”

们不满了。

好在此时将要外任的苏轼,与大科学家沈括还并没有什么恩怨。

后来的沈括,也有了和苏轼一样的经历: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

沈括到随州后,寓居于法云禅寺,无亲无故,且行动受到很大限制。

随州的三年是沈括一生中最忧伤、灰暗的时期,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对从政萌生出一丝“悔意”

不过,这种所谓的“悔意”

是否与苏轼的遭遇有着关联,我们却不得而知。

至少,我们在存世的苏诗中,鲜有沈括的影子,更别说诗词的唱和了。

苏轼与沈括在馆阁中作为同事在一起的日子是极短暂的,随后,苏轼即将到沈括的老家杭州任职了。

七月间,苏轼将要离开京师,因此有许多朋友要一一辞别。

首先是王懿敏公王素,是苏轼非常敬仰的老前辈,从在成都是结识,到今天离开京城要到杭州赴任。

苏轼来到了王大人位于京师的府上,与之饮酒到黄昏方散。

席间,两人自然而然地谈论起当时的时事。

王公愤愤地说,我已年老了,恐怕看不到新法遗留下来的害处了,你要好自为之,别忘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话!

苏轼离开京师前夕,又当面辞别了李大临,想当年张方平按照朝廷的意思举荐了李大临与苏轼为谏官,朝廷上也没有批准。

一气之下,老张坚决向朝廷乞求出任南京留台(御史台)。

神宗看到他的张爱卿态度是如此的坚决,就任命张方平为陈州的知州。

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人感情,张方平顺带着把苏辙也带到了陈州,出任陈州教授。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