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的凤翔府节度使上奏朝廷后,朝廷赐名润德泉。
中秋节前四日,时兼凤翔府府学教授的苏轼,夜宿府学值夜。
夜里做梦梦见与弟弟苏辙同游终南山,作诗数十首,梦中感觉皆属妙语。
醒来后,苏轼只记得一句是“蟋蟀悲秋菊”
,于是当场就和了自己的这首梦境诗。
();() 本来,在京师侍奉父亲的苏辙,闲暇时于京师宜秋门里的南园种了十数种草木,都各作了诗寄给了哥哥,南园是父亲在京师所置的产业。
苏辙在南园的赋诗一共十首,分别写了园中的萱草、竹、种芦、病榴、葡萄、丛娀、臝、牵牛、柏和葵等植物。
苏轼和了弟弟的十首诗,加上特地又和的梦境中的“蟋蟀悲秋菊”
诗,共十一首。
前六首,苏轼每首都各有所指的植物,后五首则如脱缰之马,信手写来,已无所专指。
清人纪昀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此首忽跳出题外,取兴在即离之间”
。
同为清朝人的王文浩听了,较为欣慰地说,“晓岚知其跳出题外读此诗,尚不为失眼,但究为理清逐诗线索,故其后所论作法皆误,冰炭之不相入矣。”
总之是,两位大人尚存有“文人相轻”
的嫌疑。
王文诰,清代浙江仁和人,他穷毕生之精力钻研苏轼,四十年间,寒暑不缀,一生追寻东坡踪迹,行遍大江南北。
若非敬爱之深,用力之勤,难以做到这一切。
可以说,自南宋以来,对东坡研究之深、敬仰之切、理解之透,唯此一人而已。
因此,评论一个纪晓岚,我们认为还是够格的。
宋英宗治平元年秋,西夏军大举侵犯西部边境的静边砦。
当时的转运使兼任一路的经略使陈述古与副总管刘几议的进兵意见不合,军队中人心惶惶、无所适从,边境地区的居民更是惶恐不安、人心汹涌,震动了三辅一带。
在苏辙写给哥哥的信中,甚至称颂哥哥善射,兄弟俩甚至也想弃笔从戎,上阵杀敌为国守边,“穿杨自笑非猿臂,射隼长思逐马军”
。
正在这种千钧一发之际,朝廷派王素(字仲仪)以端明殿学士除知渭州(北宋时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等市县地)。
边境的士兵与老百姓听说了王素要来,一时间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军队也变得纪律严明,军容整肃,旗帜飞扬,鼓角响亮,羌人当天就撤兵离去。
要知道,王公只不过是设宴慰劳了守边的将士们而已。
通过这件事,让苏轼知道了老臣名将对于国家的不同寻常作用。
王素,字仲仪,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北宋名臣王旦季子。
赐进士出身,累擢天章阁待制、淮南都转运按察使,又迁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定州、成都府、开封府、许州。
英宗治平初,召拜端明殿学士,出知渭州、成德军。
神宗熙宁初知太原府,官至工部尚书。
六年,卒,谥懿敏。
王素之子名王巩。
十月下旬,苏轼给眉山老家的一位布衣之交杨济甫去信,告诉老杨本年的腊月十七八就要罢任凤翔府,离开岐下了,今后二人离得是越来越远了。
只是那位在一起共论过唐史的青神县的的老乡、妻王弗的兄长王道矩,寄信说不久要来凤翔府看望自己。
因为道矩没有说何时动身,请老杨再来信时,把王道矩的行程告知一下,主要是怕王道矩来到凤翔府后再扑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