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51 舌战群臣(第1页)

“咳!”

赵官家实在忍不住了,不得不打断赵孟启的聊兴,“方才忠王所言,诸卿以为如何啊?”

百官这才想起还有事情在讨论呢。

一个礼部员外郎出班说道,“忠王殿下所言,恕微臣不敢苟同,宗室皆乃贵胄,舞刀弄枪,骑马射箭实在太过有辱斯文,私下里个人爱好也就罢了,这由朝廷建立学堂公然教习,实在大大不妥。”

赵孟启眉毛一竖,直挺挺的对视过去,“如何就不妥了,如何就有辱斯文了,宗室贵胄又如何,太祖便是行伍出身,靠着刀枪弓马才平定天下,一统中原的,你的意思是太祖不妥了?”

“殿下你…你这是移花接木混淆视听!

微臣绝对没有对太祖不敬之意,总之……”

等了半天想不到下面该怎么说,生怕说什么都被忠王扯到对太祖不敬头上,只好悻悻退回班列。

接着国子监司业走到殿中,“殿下,不是说武艺无用,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与人,凡是学堂,教授的自然该是如何劳心,熟读经义诗书,研习圣人之学,何必把精力浪费在微末技艺之上呢,我大宋并不缺乏可供驱策的武人百工之流。”

赵孟启毫不客气的反驳道,“圣人之学?君子六艺不是圣人所提倡的么?据小王所知,圣人身高九尺有余,孔武有力,不但精通射艺,周游列国之时也是亲自驾车,当时可没有军队为其护卫,那一路上遇到的盗匪想来不少,难道圣人只靠一张嘴,用经义诗礼便能将盗匪击退,然后得以安然无恙么?将来,我大宋也能靠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抵挡蒙古铁骑,甚至收复祖宗实地么!

?”

“这……”

又一名文官出列,“这以文制武是我朝祖制,殿下您宣扬武人之技,岂不是有违祖制?”

“呵呵,小王记得,太宗总结太祖之制,原话是‘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

谨当尊承,不敢逾越。

’这里面可没有什么以文制武,退一步讲,就算里面有这个意思,那这个制应该是‘管制’,而不是‘压制’。”

赵孟启说得有些渴,瞥见御案上有一盏茶,懒得多想,走过去端起来就喝,看得赵官家脸皮直抽抽。

();()  放下茶盏,赵孟启继续说,“小王以为,治理国家,文武不可偏废,的确,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失去了制约的武力将祸乱社稷,颠覆江山,造成生灵涂炭。

有人说这是因为武人大多目不识丁,不读诗书,不知礼仪,心中没有忠孝仁义,目光短浅只有眼前之利,但真的是这样么?”

“小王听过一句话,负心每是读书人,仗义多为屠狗辈,可见这是不是忠孝仁义,并非读书能完全决定的。

就算是,那如果让文人多习武,武人多读书,算不算是一种更好的以文制武呢?其实小王觉得,凡事都有个度,文武之道在于一个平衡,这才是祖制!”

这名文官被赵孟启一大堆话,堵得哑口无声,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组织语言来反驳,愣着原地。

热门小说推荐
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一朝之间,穿越成了庆国太子,为王之路,注定布满荆棘。所幸,金手指在身,欧皇附体,发发暴击,金色传说。李淳罡传承加身,一剑开天门令四顾剑为之拜服。招募令在手,无数历史名臣猛将纷纷来投。一路走来,他立钱庄,治水患,整军伍,收南诏,灭西胡,平东夷,征北齐。孤身入太极殿,百官拜服,庆帝亦只能退位让贤。而当他登基为王,统一天下,成为了天下共主之时,一切才刚刚开始!...

我在大秦卖火锅(美食 红包群)

我在大秦卖火锅(美食 红包群)

又名惊我把连锁火锅店开进了始皇宫里我有美食红包群火锅店经营人姜晩容刚走上扩店暴富之路,却一朝穿成被继妹和渣爹推出顶罪的同名小可怜。人在秦朝开局车裂罪名帮太后赵姬渣了始皇他爹姜...

八零娘亲是女配

八零娘亲是女配

迷迷糊糊穿越到了八零年,成了一本书里的恶毒女配,还多了个小萌娃。郁闷的是,这恶毒女配把男主给设计了,让男主娶了她也就算了,她的娃儿,竟不是男主的然后,男主金蝉脱壳成功,却让女配成了被村里人嘲讽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