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先帝的明智,量度臣下的才能,固然知道臣下伐贼,才力微弱而敌人强大。
但是不伐贼,王业也会灭亡。
只是坐待灭亡,哪里比得上伐贼呢?因此托付臣下重任而毫不疑虑。
臣下接受任命以来,睡不安稳,食无滋味,考虑北征之事,应该先安定南方。
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吃一天的饭。
臣下并非不爱惜自己,只是考虑到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所以冒着危难来奉行先帝的遗愿,可是议论者却认为这不是良策。
如今贼人正好在西边疲于奔命,又极力在东部作战,兵法说应乘敌人疲劳之时起进攻,这正是进兵的时机。
谨慎地陈述此事如下:汉高祖的明智如同日月高悬,谋臣的谋略深邃远大,然而还是涉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如今陛下未能比得上高祖,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谈论安危大计,动辄引用圣人之言,然而他们疑虑满腹,胸中充塞着各种难题;今年不打仗,明年不出征,让孙权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谋策略,远远过别人,他用兵如同孙武、吴起,然而在南阳受困,在乌巢遇险,在祁连遭逼,在黎阳被迫,几乎败于北山,差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一时之尊;何况臣下才能微弱,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才能,还有这些挫折,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必胜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到汉中以来,不过一年时间而已,然而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人,以及部曲中的将领、屯兵将官七十多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多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纠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么驻守和出征的耗费正相等;如果不趁此时早定大计,却想以一个州的地盘与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
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
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联合,西面攻取了巴蜀,出兵北伐,夏侯授,这是曹操失策之处,而复兴汉室的大业将要成功了。
然而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失误,曹丕称帝,所有的事情都象这样,很难预料。
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
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演义白话请大家收藏:()三国演义白话更新度。
后主看完表章后非常高兴,立即下令让诸葛亮出兵。
诸葛亮接受命令,调集了三十万精兵,任命魏延为总督前部先锋,直奔陈仓道口而来。
早有细作把这一消息报告到洛阳。
司马懿上奏魏主,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大将军曹真出班奏道:“我昨天守卫陇西,功劳微小而罪责重大,深感惶恐不安。
现在请求率领大军去擒拿诸葛亮。
我最近得到一员大将,他使用六十斤重的大刀,骑乘千里马,能开两石重的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是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
我保举他作为先锋。”
魏主非常高兴,立即召见王双上殿。
只见他身高九尺,面黑眼黄,体格魁梧。
魏主笑着说:“我得到这样一员大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于是赐给他锦袍金甲,封他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
曹真担任大都督。
曹真谢恩后出朝,随即率领十五万精兵,会合郭淮、张合等人,分道把守各个隘口。
快穿之女配只想搞事情快穿三千小世界做任务,作为炮灰女配,她只想搞事情...
附身明朝木匠皇帝朱由校,决心当一个最强硬的帝王。让皇太极受尽折磨,甚至被处决前还要在西伯利亚为大明服役。令士大夫远离他乡,在美洲大陆传播儒家理学。...
郎君金榜题名,糟糠妻被骗下堂。天灾人祸频频,下堂妇死得凄凉。重生归来,她不仅要踹渣夫夺家产,还要在天灾荒年,广积粮高筑墙,过上悠闲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