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青开机不需要斩鸡头烧黄纸,二月底的某天,他挑了个大家都有空的周末就悄然开始了。
模特队前情交代的戏没多大冲突,无非是资金断档,模特队面临解散,三个负责人在工作室商量怎么办,格调阴郁,平平处理好压抑气氛就行,没必要一惊一乍。
因为故事设定发生在河北的二级城市,苏长青选择了保定,一来距离北京很近,二来有直隶衙门等古迹,是很好的拍摄点。
比较难的是苏长青要求演员讲保定话,为此特地请了个老保定在现场教学把关。
大家都不太理解苏长青的要求“再怎么着咱们这部戏也是有关时尚的,吃咧麦,你望哪儿气,这也太土了吧”
苏长青反问她们“香港人食左饭没、北京人的儿化音你们怎么不觉得土说明这还是个认识问题。
这虽然是部时尚剧,但也是反映现实的,目前模特队的现实就是乡土。
绝大多数时装从业者本地土生土长,连大城市都没长住过,凭什么一说话都是国际范
我们模特队的困境也正是如此,所以在潮流中维持不下去了,如果我们演得不像真实的人,那这部片子也是个烂片。”
“那不是拍得像秋菊打官司似的,土掉渣。”
“咱们拍的是城市生活,风格不一样,真要能拍出同等水准就赢了,得学人家贴近日常,而且接下去我们需要街拍,群众都说保定话,就你们字正腔圆与众不同也不合适吧。”
一番上纲上线之后,大家老老实实说保定话了,连苏长青都跟着学,俨然成了一个保定剧组。
“你要这么拍,还真像是奔着获奖去的。”
获奖需要实力,但也的确需要特别的噱头拍法。
陈锦把东西都搬来了,现场有许多布料、工具和成衣,连道具都免了。
三个主角都是会演戏的,用不着苏长青过多指导,保定话也不难学,现学现卖一天下来能拍十几条,算是非常快的,毕竟伪纪录片风格不需要过于精致。
不过拍摄还是比较辛苦的,刚出正月气温仍在零下,但拍的却是夏天戏,室内有暖气也就算了,穿着单衣在室外就很冷,为了不哈白气说台词前得含冰,真有些折磨人。
许帆不耐寒,冷得打激灵“受不了受不了,整个胃都要成冰坨坨了。”
苏长青只能安慰“虽然难受点,但人会显得特别干净,而且瘦脸。”
“你这热胀冷缩也玩得忒狠了。”
别小含冰这种小招数,当时业内了解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开拍的戏少,没这个需要。
另外从业人员也糊弄,反季节拍戏大不了多呼几口气就对付过去了,何必找块冰含着。
含冰这招大行其道还是从韩国开始的,他们并不是为了反季节呼吸不穿帮,而是特别要求演员开机前都得含冰,这样面颊肌肉缩紧,嘴唇和眼底颜色变淡,配合妆容后显得冰清玉洁,有种特殊的通透感。
后来时尚界就此发展出夏日冷冻妆,虽然不如含冰效果自然,但也算深得精髓。
尝到这个甜头后,后来国内也是什么戏都含冰,但却没人挑破其中好处,反而当作演员敬业动不动就对外宣传。
至于后来还有冰火什么九重天的,苏长青这样的正经人就不太了解了。
模特队毕竟不是大制作,没法提要求安排档期,胡笳、许帆、刘倍三人谁有空就先拍谁的分镜,人凑齐再拍对手戏,如此一来前期剧情就拍了十来天,当初苏长青说半个月搞定全剧算是牛皮吹破了。
没钱,季节不对,人凑不齐,只能这样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