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上的旧对联浆糊沾得多的地方,撕下来那团纸就烂门框上了,东一团西一团的,像瘌痢头一样难看,影响贴新对联。
我找来抹布,沾湿一点水,把撕不下来的地方湿润浸泡了一下,果然就都清理干净了!
父亲一共买有三幅对联,堂屋大门口一副对联,侧房厨房门口一幅对联,我卧室那边侧门一副对联。
春节贴对联,一般习惯称为春联!
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榻二神,主管万鬼。
如果遇到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
后来,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
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
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
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父亲先拿出最大的一幅春联,放在高桌子上展开,分清楚上下联后,然后翻一个面,字朝桌面。
父亲叫我端过去他熬的那一碗浆糊,浆糊碗里插有一根筷子粗细的竹签,竹签插浆糊里面那一头,裹了一点破布条。
布条裹了两公分多的竹签头!
父亲用裹破布条的竹签当刷子,在左联背面的周边,绕对联一周刷了一圈,对联四周就有两公分多宽的浆糊了。
然后又间隔十几公分,在对联中间点一个浆糊点。
上联刷好了浆糊,又按同样的方法,刷好了下联和横批的浆糊。
父亲叫我搬一条凳子在堂屋大门的左门框边,他拿着刷好浆糊的上联,把上联贴在左门框上,从上到下,小心翼翼的把左联捋直捋平整。
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对联都是大红色的,有的用黑字,有的用加了金粉的墨水。
这幅对联就是红底金色大字,跟随字笔画周边还画了好看的花纹。
接着父亲贴下联,下联贴右边。
父亲去高桌上拿刷了浆糊的右联,我马上把凳子搬到右边门框。
帮忙打下手我还是挺有眼力劲儿的。
父亲按同样的方法,小心翼翼的贴着,一会儿漂亮喜庆的下联呈现出来了!
“接财接福接平安”
几个金色大字,瞬间提升了整个住宅的喜庆指数!
父亲又去拿高桌子上的刷了浆糊的横批,我把凳子搬到了堂屋门口中间靠外一点。
父亲把“吉祥如意”
四个字的横批,贴在堂屋大门口门框上的最中间位置。
从大门中线对分,中线一边两个字。
“吉祥”
在大门中线左边,“如意”
21世纪的中医高材生,实验室失火,一睁眼就成了古代乡下的村妇。嫁过了人不说,还被迫再嫁冲喜家里一亩三分地,凶悍婶婶不还公婆偏心,前婆婆吃人不吐骨头,全家上下她来养极品亲戚一个接一个,前号主还人品...
情若自控,要心何用重生而来的百里奈禾,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永远的守在南宫梦拾的身边,不论祸福旦夕皆不能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