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满朝文武皆知,嘉靖自然也是知道的。
徐阶脸上甚至还有几分骄傲:“回陛下,正是臣的学生。”
嘉靖又问:“为何推荐此人?”
徐阶又说:“世子早慧过人,闻则能诵,年仅四岁,已经熟记多部经典。
臣以为常人难以胜任世子讲官,唯有相同经历者,方能更好教授世子,为其释疑。”
“张居正年少聪颖,乃是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三岁中举,十七岁中进士,选为庶吉士。
正是世子讲官最合适的人选。”
【1】
神童的思维和想法往往不被世人理解,普通人只会把天才变得平庸,只有天才了解天才的内心世界,并且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同样出类拔萃,而不至泯然众人。
张居正这简历,纵观整个科举考试的考生,也实属罕见。
翰林院卧虎藏龙,只有张居正,才是那个让嘉靖无法拒绝的选择。
对于徐阶的推举,他很满意,并立即下旨,开春之后,择吉日,由张居正为世子讲学,教授其经史子集。
徐阶心中大喜,领旨退下。
这些年,为了扳倒严嵩这个大奸臣,有很多人牺牲掉自己的前途、自由甚至生命。
政治斗争到了最白热化的阶段,能用的人都顶上去了。
但徐阶却将张居正保护得很好,一直让他当一个不起眼的小翰林。
哪怕最后无人可用,徐阶也会亲自下场,和严氏父子同归于尽,也不会把张居正推出去。
如果,他徐阶这辈子的政治理想注定无法实现,那就留待他的学生张居正去实现。
曾经有一个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之能士尽在京城。
而我看来,兴我王学者并非华亭,亡我王学者也非分宜,兴亡只在江陵。”
以华亭、分宜和江陵是以家乡分别指代三人:华亭是徐阶、分宜指严嵩,江陵便是张居正。
这话虽然不是直接对徐阶说的,但也很快传到了徐阶耳朵里。
整个朝廷都知道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但张居正从不避讳与徐阶的接触,正大光明出入徐阶府邸。
但他也能和严党官员谈笑风生,穿梭于两派之间,游刃有余。
这位年少成名、风华正茂的翰林院编修,身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又能游离于刀光剑影之外,徐阶对他的保护只是其次,他本人超高的政治才能才是关键。
张居正一直在翰林院默默无闻的干了几年,前段时间才升了个国子监司业,负责协助高拱管理国子监事务。
徐阶本是想要推举他去裕王府邸,去做裕王的讲官。
但从年初开始,嘉靖就多次在群臣面前提到要让小皇孙读书,给他找讲官。
不管是皇太子还是皇子,都是由太监,也就是他们的伴读开蒙。
皇太子八岁(虚岁)出阁读书,其他皇子14岁成年之后封爵、赐婚。
指派翰林院检讨充当讲官,跟随亲王一同入藩国讲学。
按理说,皇孙读书,由太监教他认认字,背背文章就是了,用不着正经找个翰林教他读书。
稍微一琢磨,徐阶就知道了其中的用意——嘉靖不喜欢儿子,尤其不喜欢裕王,认为他性情温厚,不够机灵,也不够强硬。
这明摆着是要效仿成祖,将儿子搁一边,一心一意培养孙子。
徐阶立刻就想到了张居正,比起裕王讲官,在皇上眼皮底下尽心培养皇孙,岂不更加前途无量。
况且,皇孙年仅四岁(虚岁),精力不济,只读半天书,下午张居正可以继续当他的国子监司业。
上午给皇孙当老师,培养帝国未来接班人,下午到国子监当老师,从众多生源中挑选精英中的精英,成为自己的门生,为己所用。
萌宝,爆宠,虐渣,双强。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傻子,但傻人有傻乎,竟然被赐婚给月榕国的神,怎么可能让你欺负到本姑娘的头上来,先下手为强,不给心机婊机展现的机会。美男王爷在怀,怎么可能坐怀不乱呢?王爷,先洞房吧,王爷,王妃怀孕了,一年后,王爷,王妃又怀孕了,两年后,王爷,王妃怀了一对龙凤胎神般的王爷仰天长啸我的幸福去哪了?ltpgt...
本文古早风言情,晚9点更新预收欢脱轻松文撩了状元后我逃了,文案见底部计英是个通房丫鬟,樱唇香腮,腰肢柔软,专门用来勾引宋家家主宋远洲。她原本卖身给宋远洲的未婚妻白氏家为奴。白家攀了权贵...
自从江影帝搬了家,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他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在别的地方醒过来。第一次是在隔壁小区的垃圾箱旁边,身着花裤衩的江然一脸茫然的看着对他拍照的路人,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直到早起的买菜大妈捏了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