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六十六章 习珍旧事(第2页)

潘濬背主求荣,投降东吴,此等行径,岂容他逍遥法外?当立即诛杀潘濬,驱赶其家族,以儆效尤!”

赵云无法接受潘濬的家族在荆州继续存活。

然而,刘备与马良等人却纷纷表示反对。

刘备沉声道:“子龙,你的心情朕能理解,但眼下荆州初定,人心不稳。

若此时清算潘濬,恐引更大的动荡。

当以大局为重,待时机成熟,再作他议。”

马良亦附和道:“赵将军所言虽有理,但驱逐之事,需慎重考虑。

习氏兄弟之旧事,固当铭记,但潘濬之事,亦需从长计议。

吾等当以国家安定为重,不可因小失大。”

赵云重重叹气一声,不再说话。

黄权见马良明里暗里为荆州世家争取利益,便也站了出来:“陛下,此次东征,蜀中各世家豪强出力颇多,若不能妥善处理,恐生变故。

末将认为,应给予蜀中豪强一定利益,使其安心,共同维护地方安宁。”

吴班也点头称是。

刘备听后陷入沉思,他知道黄权所言非虚,但如何平衡各方利益,确实是个难题。

议事堂内,众人议论纷纷,看似在讨论如何治理荆南,实则都是在争取利益。

姜阳坐在那里,并不参与,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世家大族,真是无处不在。”

他通过后世的知识和小书童的记忆,深知世家在历史长河中的影响力。

这些世家大族,世代传承,势力盘根错节,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军事还是文化上,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回想起小书童的记忆中,那些关于世家争斗、兴衰的故事。

有的世家因为得势而一时风光无限,有的则因为失势而迅衰败。

但无论如何,世家大族都像是那屹立不倒的巨树,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之中。

如今,刘备等人正在讨论如何治理荆南,他们的话语中,无不透露出对世家的重视与忌惮。

安抚世家、团结世家、利用世家,这些词语在姜阳耳中回响,他仿佛看到了世家那庞大而复杂的势力网络。

姜阳对治理一郡之地并没有经验,小书童也只是跟着诸葛亮见过,所以他明智地不开口。

不料,刘备见姜阳不说话,主动问他的见解。

姜阳想起老师之前在信里说的话,便站起来:“陛下,末将认为,治理地方还需注重民生。

末将建议,可兴修水利、展农业,修建学塾、传授文字,让百姓安居乐业。”

姜阳的话一出,厅内诸将稍稍安静了一下,不过很快,他们就不再理会姜阳,继续为一城一地一职讨价还价。

姜阳觉得无趣,便起身走出门去。

不一会儿,赵云也悄然走了出来。

“贤侄,看起来,你不太喜欢这种场面。”

姜阳点点头。

赵云拍了拍姜阳的肩膀:“贤侄,有句话,不知道讲不当讲。”

“请将军教我。”

“我是一介武夫,可以率性而为,不喜欢,就可以不去理会。

你不一样,作为丞相的弟子,哪怕你再不喜欢,也得去接受,去习惯,去学习。”

姜阳深吸一口气:“谢将军,那就从抢官职开始吧。”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靖明

靖明

大明是如何到了中年却突然又高又硬的?后人只能归功于那对堂兄弟以及那个终其一生都拧巴的首辅杨廷和。正德十六年农历三月十四,会试高中的贡生们已苦苦等了殿试一年,养望十年重回翰林院的严嵩年过而立,平定叛乱的王阳明该怎么论功行赏还在争执不休。安陆王府中的朱厚熜举头望明月厚照我堂兄,差不多是这时候驾崩的吧?明月那一头,杨廷和断然决定兴献王之子是不二之选!建成刚满百年的紫禁城,就此迎来一个新的主人,而杨廷和总在这里被他挑的皇帝气哭。...

农女福到

农女福到

乡镇女企业家一朝穿越,成了青山村农家小。前世爹不疼娘不爱,亲手积攒的家产被无情剥夺。今生家虽穷,但亲人环绕。小随遇而安,带领一家子努力奋斗建设心中的世外桃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