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应该是放着梅子之类的果脯,孙儿吃几颗就好了,正好等会还要吃饭呢,这不也是生津开胃的吗?一会儿我多吃两碗饭!”
看他摸了半天也没摸到那个放果脯的碟子,宋濂更心酸了,差点落下泪来。
他用衣袖匆匆抹了抹眼角,便赶紧将碟子推到了孙儿手边,并让他多吃一些。
…………
在马车中的宋家爷孙俩对话之际。
望月楼,二楼。
一个靠窗的房间,有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正扒拉着窗户往外张望。
这个年轻人,正是换了个寻常富商打扮的当今皇太子,朱标!
朱标一边张望,一边时不时地回头看房间里头,说:
“爹,你说他会不会不来啊?毕竟眼睛都看不见了,他要是不想来,老师也不会责怪他的。”
同样换了衣裳的朱元璋坐在桌前,慢悠悠喝着茶,边喝边道:
“宋濂什么人啊?你也知道他是你老师,哪怕已经告老,这朝廷里也不知有多少人正盯着他的动向呢。”
“他孙子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情,还是个独苗苗,底下人意思都这么明白了,宋濂要是不出来定定人心,那还了得?”
朝廷里的势力,如今大致可以分成两边。
倒不是寻常百姓认为的那种文臣武将绝对不对付的样子,正相反,在洪武朝,文臣武将们关系都还不错。
不对付的,是以刘伯温、宋濂等人为首的浙东文人,还有以胡惟庸、李善长等人为首的淮西勋贵。
淮西勋贵们,那都是跟着朱元璋从头开始打天下的老伙计了,甭管是李善长他们这样的文官,还是常遇春蓝玉等等武将,算起来都是老乡,关系绝对不差。
加上他们都是开国勋贵,身上的荣耀个顶个的多,压根也不怵谁,甚至如今的丞相胡惟庸在朝中的威望,隐隐都有些功高盖主的意思了。
朱元璋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早早地就开始扶持另一批人,也就是刘伯温和宋濂这群浙东文人。
即便李善长那帮人也有不少文人,但出身不同,刘、宋等人天然就跟淮西勋贵尿不到一个坑里,朱元璋也对他们寄予厚望,想让朝廷里的势力均衡些,以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可惜,文人,尤其是这群读书读精了的老文士们,哪有傻子呢?
刘伯温不接茬,朱元璋就扶持杨宪。
杨宪不中用,他就扶持宋濂。
如今宋濂也告老还乡要走……
剩下的那批浙东文人,自然也就慌起来了。
但朱元璋并未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尚且年轻的朱标。
这孩子心眼好,坏事他自己做了就行,否则日后朱标怕是舍不下面皮施恩。
“我觉得老师不是那么在意名利的人……”
朱标嘀咕了一句,紧接着眼睛就一亮,指着窗外道:
“哎,那是老师的马车,他来了!
不知道有没有带上宋慎啊!”
大明是如何到了中年却突然又高又硬的?后人只能归功于那对堂兄弟以及那个终其一生都拧巴的首辅杨廷和。正德十六年农历三月十四,会试高中的贡生们已苦苦等了殿试一年,养望十年重回翰林院的严嵩年过而立,平定叛乱的王阳明该怎么论功行赏还在争执不休。安陆王府中的朱厚熜举头望明月厚照我堂兄,差不多是这时候驾崩的吧?明月那一头,杨廷和断然决定兴献王之子是不二之选!建成刚满百年的紫禁城,就此迎来一个新的主人,而杨廷和总在这里被他挑的皇帝气哭。...
乡镇女企业家一朝穿越,成了青山村农家小。前世爹不疼娘不爱,亲手积攒的家产被无情剥夺。今生家虽穷,但亲人环绕。小随遇而安,带领一家子努力奋斗建设心中的世外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