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321章 教案频发(第1页)

伯恩斯坦最近可是忙得焦头烂额,不知为何,近日来中国各地屡屡有教案发生,不是教堂被人蓄意破坏,就是有教民被人杀害。

但因为他们都是中国人,所以教民的安全并不由他们公使馆负责,最多他只能督促当地官员严惩凶手,给教民们一个交代。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教堂和宗教是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和影响的一种方式。

随着西方传教士的进入,教堂不仅仅是基督教信仰的传播点,也成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本土化的一个载体。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既有积极的一面,比如促进了中国对西方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的了解和吸收;也有消极的一面,比如在某些情况下,教堂成为了帝国主义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和侵犯中国主权的象征。

所以,才有那么多清醒的国人去反对洋教,以至于发生与教民之间的冲突。

但每一次教民都会仗着洋人撑腰胡作非为,导致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吃亏,双方积攒的矛盾逐渐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然而,在满清之前的朝代都不是这番景象。

天主教从大唐时期就已传入中国,那时的天主教又称作景教,景教在华“法流十道”

,“寺满百城”

,可谓盛况空前。

但因唐武宗诏令禁止佛教流传,拆毁天下寺庙,勒令僧尼还俗。

景教也被波及,共有两千多名教士被逐,一时绝迹于中原。

而后的各个朝代,基督教在华的传播又死灰复燃,并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况。

不过,他们大多时候都会遵守律法,不敢有任何造次。

直到神宗万历四十四年,有些狂热的传教士摒弃了利玛窦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采取激进式的传教方式,坚决排斥儒家思想,严禁中国教民祭天、祭祖、拜孔子,激起了社会人士的反感与怀疑,酿成天主教在华的第一次教案——南京教案。

当时朝廷处理教案的方式非常决绝,勒令将所有传教士们全部驱逐出境。

于是,传教士有些被杀,有些被下监牢,日后又驱逐出境。

最终,在崇祯准许传教士重新进入中国之前,天主教已销声匿迹。

但同样是教案,满清只会一意偏袒传教士和教民,不会合理处置双方的冲突,将积怨越积越多。

在大明复国后,老百姓们受到了极大的鼓励,也因此才会有各地都在发生教案的这一奇特现象。

倒上一杯白兰地,伯恩斯坦惬意地躺回了沙发上。

他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白兰地酒杯,琥珀色的液体在灯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享受着那混合着果香和木桶陈酿的香气,然后缓缓地将酒杯送到唇边,小口品尝着这来自法国的美酒。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