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中,柯述(字仲常)通判漳州,柯述奉命赈灾,救活饥民无数。
两只喜鹊栖于柯述居住的传舍(招待所),柯述离漳时,许多百姓恋恋不舍,送行数十里,那两只喜鹊也飞翔相随不忍离去,人人称异,传为佳话。
柯述还因维持治安和治理水利有方,宋神宗召对便殿,对其才干甚为嘉叹,特书写柯述之名于屏风以备忘。
由于柯述任职期间为读书人做了大量好事,又其本人著述丰富,福州、泉州两地文庙都以柯述从祀其中,泉州文庙之旁还曾经建有纪念柯述的祠堂。
东坡先生感其事迹,专门为其写《纪柯述瑞鹊》诗以褒扬之。
();() 冬月初三,苏东坡有感于高丽使者借着前来朝贡的名义,想得到朝廷上的无比丰厚的赏赐,而当今的朝廷却没有从他们的行为中得到半点的好处。
他们这些使者前来时,要建造楼阁亭台用于接待,还要调发农工,侵扰商人,各处都不堪其扰,公家与私人都有不堪重负之感。
如今又有高丽的五名使者与僧人前来,他们是勾结贿赂沿海无良渔民,借祭奠杭州高僧源阇黎(净源)的名义非法入境的,幻想进贡两座金塔,为皇帝及太皇太后祝寿,以此来换些厚赏。
苏东坡一眼便识破了他们的小伎俩,为了不增加朝廷及淮南、两浙和京东三路百姓的负担,就暂把通外的无良渔民收监,将高丽的所谓“使者”
软禁在承天院。
以朝廷清严,地方官不敢擅自奏报为由,先拖延时间,抓紧上报朝廷以妥善处理此事。
奏完高丽使者朝贡之事,苏东坡又得知浙西去年冬春因积水造成早稻无法下种。
今年五六月份洪水退去,晚稻又遭遇旱灾,如今每斗米价值已升至九十钱,老百姓刚进入冬季就开始缺粮。
两浙不种小麦,而明年的作物要到初秋才能成熟,历来缺粮的情况都没有今年这么厉害的。
所以,苏东坡再次上奏朝廷,恳请圣上可怜众生,早加赈济,以防饥民铤而走险去贩卖私盐或聚众造反。
内弟王箴此次前来杭州,本以为姐夫身为知州,家中应该蓄有歌妓,所以随身带来了一副拍板。
到了之后,才发现拍板在姐夫家没有用武之地,但东坡先生觉得拍板还有些用处,至少可以用来陪博大士唱《金刚经颂》了。
这日,雨后下了点小雪,东坡先生因寒疾之故,端坐至夜。
他与王箴饮了一些姜蜜酒,醺醺然便有些醉意了,遂亲自掌勺作荠青虾羮,吃起来味道极美。
东坡还做过在黄州时期的“煮鱼羮”
,客人们吃了都说有韵味,东坡想他日回乡,一定不会忘记重做一些这样的美味。
冬月二十六,苏辙出使契丹行到涿州,作诗三首寄给了兄长,东坡先生次其韵回寄。
等到苏辙到了契丹,才知兄长的《眉山集》已经传到了契丹国。
年底前闲来无事,东坡先生与刘季孙(字景文)、王瑜(字忠玉)、詹适、周焘(字次元)时有唱酬。
应两浙转运判官周焘之请,东坡先生还为周焘之父周敦颐的生平题了诗。
周父周敦颐此时已经故去十六年了,提到他,在当时确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因避宋英宗名讳而改名为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
此人与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同时也是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宋明道学的开创者,也是大理寺丞程珦两个儿子程颢、程颐的老师。
传闻太常丞蒲宗孟与周敦颐交谈三日,就十分投缘,老蒲深感周敦颐的崇高正大,旷达潇洒,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周敦颐为继室。
三年后生子周涛。
王安石亦对年长自己四岁的周敦颐充满了崇敬之心,时常觉得相见恨晚。
东坡先生自然是也对周敦颐十分仰慕和倾倒。
但奇怪的是,苏东坡对于他的学生程伊川却是避之不及、嗤之以鼻,至于周敦颐先生是如何教导的二程,我们却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