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系缆泊舟,在新滩下停留数日,闲来无事,正好闭户饮酒。
过新滩八十里,到黄牛峡,黄牛峡上有沼川庙,里面供奉黄牛庙神,民间传说此神原是大禹治水时助禹疏川者,疏川成功后辈封嘉应保安侯。
();() 黄牛峡下游是无义滩,光听名字就知其禀赋了,无义滩中也是乱石塞流,令人望而生畏。
当地民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李太白经过此地,也发出了类似的感叹: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复三暮,不觉鬓成丝。
——以此语来言峡中行舟的艰难小心。
此处即峡州之地,长江三峡即将出峡。
峡州,唐宋治所在夷陵(今湖北宜昌)。
过了虾蟆背,就要出峡了。
黄牛峡走完,是为扇子峡,再过扇子峡,是三十里的平滩之地,曰平善坝。
在苏轼的时代,船只一旦到此,舟中人就会出舱相庆,仿佛劫后重生,又白捡了一条生命。
“入峡喜巉岩,出峡爱平旷。
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
“今朝脱重险,楚水渺平荡。
追思偶成篇,聊助舟人唱。”
在这出峡的特别时刻,苏轼并没有详尽地描写出峡的细节,而是一到本题,就戛然竟住。
用潆洄掩映的笔法,把出峡时的感受写的较为玲珑与婉转,也表现出了古代儒者的含蓄之态。
按现代的说法,长江三峡的最后一峡——西陵峡自秭归的香溪始,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止。
南津关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峡东口,是西陵峡的终点,它和瞿塘峡入口处的夔门,是三峡首尾两端的天然门户。
长江出南津关,便摆脱了高峡深谷的束缚,开始进入辽阔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而三游洞就位于南津关的上边,离出峡口一步之遥。
说起三游洞,白乐天自然心知肚明。
三游洞位于今宜昌西北7公里,是西陵山北峰峭壁上的巨大山洞。
它背靠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
唐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会于彝陵(今湖北宜昌),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这是人们称之为“前三游”
。
到了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东坡)、苏辙父子三人,也来游洞中,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之上,人们称之为“后三游”
。
在苏轼父子游三游洞的当天,有个地方官前来乞诗,就把父子三人各作的一绝句刻写留题于石洞壁上。
及次日,苏轼父子已到峡州(今湖北宜昌),这位地方官又尾随而至,仿佛意犹未尽,仍想让苏轼留下一些歌赋,“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
,苏轼就只好有做了一首五言排律十二韵赠之。
到了峡州地界,苏轼父子三人又游览了三处古迹:清溪寺、甘泉寺、欧阳永叔至喜堂。
清溪寺在峡州远安县难六十五里,鬼谷子之故居——这是苏轼在《寄题清溪寺》诗前的自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