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六十九章 使君能得几回来(第3页)

();()  六月初三,朝中的任命下来。

杭州知州陈襄除知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而应天知府杨绘(字元素)将要出任杭州知州,也就是说,两个人的职务调换了一下。

杨元素任亳州知州时,苏轼还曾经让家族世交的苏颂之子苏嘉,给杨元素带去过一封信,因为杨绘是自己的四川绵竹老乡。

回到杭州,苏轼又登上了杭州白马庙巷之西的七宝山。

七宝山上有一座宝严院,去年秋,苏轼就曾来过此地。

当时,宝严院里寂然无人,当苏轼四处看时,但见一位僧人正在几案后默不作声地读书。

苏轼与之搭讪,此僧也漠然不作答。

问了院中其他僧人始知,此僧早已谢绝人事、足不出户已经十五年了!

而此刻,自常、润归来的苏轼又一次来到此地时,听说上次读书的寺僧已经死葬数月矣。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这使得苏轼感到自己上次看到的一切,简直就像是在梦中一样。

黄庭坚的二舅李常(字公择)本年三月间已到湖州知州任上,公择为苏轼的至交兼诗友,后来曾数次向朝廷举荐过苏轼。

苏轼给李公择写信说,自己的任期已满,只是接替的人选还没有定下来,不过这也好,自己还可以在西湖边上再过上一个秋天,到哪里能找到像这里这样好的景色呢,如果你这位霅上(霅水,是湖州境内的一条河流)的“东道主”

不厌客的话,最近我将会去湖州和你一聚。

七月七日,在这中国特有的七夕节里,苏轼还专门赋了一首《鹊桥仙》赠与陈舜俞。

因为这位周邠的老丈人与苏轼交情极深,这一回老陈是专门前来杭州与苏轼道别的,来了才听说苏轼要去吴兴(湖州的古称),就又把苏轼送到了吴兴。

苏轼的接替者尚未确定,但知州陈述古这几天确是要离任了。

在陈述古离任的前几日,知州大人就开始在有美堂宴请自己的各位僚佐了。

这天,大家伙在有美堂上饮宴至晚,其时月色如练,众人前望浙江,后顾西湖,沙河塘正出其下。

面对此情此景,在这终将要分别的时刻,知州最后一次行使了自己的权利,指示自己的副手兼诗友苏轼同志再赋一首《虞美人》。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陈襄是因批评王安石和“论青苗法不便”

,被贬出知陈州、杭州的,然而他不以迁谪为意,“平居存心,以讲求民间利病为急”

而苏轼亦因同样的原因离开朝廷到杭州,他自言“政虽无术,心则在民”

他们共事的两年多时间里,能协调一致,组织治蝗,赈济饥民,浚治钱塘六井,奖掖文学后进。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们确实做了不少有益于老百姓的事情。

此时即将天隔南北,心情岂能平静?接到州守的指示后,面对着这西湖之上的如练月色,苏轼感而赋之,一曲《虞美人》即席而就。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