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皇帝书中,不依不饶的苏轼接下来说,陛下您还很年轻(宋神宗时年二十二岁,苏轼三十五岁),有天生神智勇武,如果陛下不采取谨慎的态度而是急功近利冒进前行,就会像是驾着轻车快马,冒险夜行,那一帮人还在后面策马扬鞭,那还不是要翻车吗?(注意这句话的份量,语气重且已经极为露骨和直白了)
陛下您应该专门操持国家最重要的事,治理国家的根本,平时修养自己的身心与性情,清静无为而治,这样一来,万事万物都遵循自然、回归正道。
像什么百工与朝廷各部门的些小杂事,连宰相都不屑于过问,陛下还要去过问吗?
苏轼最后说,我仁宗朝时,事情无论大小,全部按照法律办事。
人不论贤愚,全部根据公议升降。
而现在擢拔新人,完全根据好恶,那些被提拔起来的小人,坐席未温,就会反过来去攻击提拔自己的人。
这些人聚散无时,互相攻击,遇到国家危机,定会迅速土崩瓦解,最终定会贻误朝廷的大事。
一百个人聚在一起议论一件事,就不会有偏颇就会非常公正。
我的陛下啊,如今天下已经众口一词,都在认为新法的不便,而陛下却要孤注一掷地去实行,微臣真不知道您要走到何种田地!
上书说了这么多,苏轼是解气了,但后面的事情发展却不是他能够左右的了。
在苏轼私底下给自己书画界的朋友、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刘泾写的信中,苏轼自诉近来的文人学士都在业余时间谈论什么理学啦、佛学了,看似时尚其实都不值得肯定。
自己先前在科场中写的文章,都是些不得已的应时性文章,但被很多人传阅,实在是惭愧至极(主要还是仰仗欧阳修等文坛大佬们的宣传之功)!
近来,朝廷根据名声选拔出来的官吏,有些人虽说言谈举止与和孔孟没什么两样,而已经试用,其作为却很少不为人们所耻笑(迂腐)。
其笔锋所指,明眼人一看即是指王介甫也!
熙宁三年春二月,苏轼在京城当差,弟弟苏辙也被差调入贡院,再有半个月,苏辙的工作将告一段落,就可以出来休息了。
汴梁城的宜秋门内外,到处都是高槐古柳,全然就像深山老林的环境,倒很适合苏轼狂放的个性。
苏轼如今所住的南园,还是父亲留下来的产业,里面有一处小花圃。
寂寞独居时,苏轼就教育并逗弄一下膝下的幼童,种植一些菜蔬,聊以遣怀。
从首次上书论奏,指斥上元节有关部门拿圣旨横行霸道、压低市价,从民间购买四千盏花灯,建议朝廷取消这一决定起,神宗皇帝立即采纳了苏轼的建议。
苏轼方天真地认为圣明的神宗皇帝能虚怀若谷,充分采纳各方面的意见。
后又趁热打铁奏上了一道六千多言的奏折,意气风发地充分论证了新法的不周之处。
接着,苏轼又趁进士考试,准备好了一份《拟进士对御试策》乘机献上。
这次神宗皇帝虽然没有听从,但也胸怀宽广地表扬了苏轼的正直与忠勇。
起初,神宗皇帝并没有当回事,但王安石却大为光火,其同党更是咬牙切齿,开始着手争相排挤苏轼。
御史知杂(侍御史知杂事的简称)谢景温首先发难,使出浑身解数罗织罪名,终于找到理由告发苏轼,说其在父丧扶柩回乡时,用官船捎带私盐回乡贩卖渔利。
于是,朝廷命令各路侦探将当时的梢工及篙手一干人等,抓来严刑拷打,寻求证据,但因实无此事而不了了之。
();() 据传,神宗皇帝当初看到苏轼上奏的《拟进士对御试策》时,当场就把它出示给王安石征求意见。
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的王安石看后,鄙夷地说,苏轼这人,但从才学论,有着很深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