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城墙,踏入城中。
能看到大体的面积,东西长九百米,南北长一千三百米,足有一百一十七万平方米。
这已经是一座大邑了。
不仅如此,每个区块,都被辛屈划分得井然有序,所有屋子采用坐北朝南。
城中整体被一条长达十米宽的十字主干道划分。
然后十字型路的中间位置,辛屈按照职能划分空间为:
中间高台,高三米三、长九米九、宽九米九。
之后会用夯土垒成主祭坛,然后在附近分别安排主要的祭祀场所。
也就是左祖右社,前文后武的格局。
当然这些地块现在都是空的,只是用白色的石灰粉末画了一个个空间,表示现在不进行建设。
所以顺理成章的这里就成了堆积开挖沟渠之后产生的土。
等于人为的造了一个土山,之后再进行调整。
祭祀区域设计好了以后就是四周的格局。
环绕整个祭祀位置的是五米宽的环路,绕整个祭祀区域和仓库区域一圈。
用地图来看,东北方向是手工业区域,西北方向是贵族居住区。
东方向设有军营和奴隶区域,东南方向现在主要施工地,已经安排了大量房屋可以住人。
建筑方式很讨巧,土是夯土不假,但夯土中间有大木撑起来,挑高两米五左右,不算高,但勉强能住人。
风格设计比较统一,厨房就在东南方向,然后留下了通口,以后可以用竹管接入热给炕用。
至于炕,现在没有。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屋内夯筑之后,随便埋下一些劈开磨好的木面,然后上边铺稻草,就成了一张张床。
现在干得好的和技术工种都混居在这里睡觉。
比起外边的窝棚,这里简直舒服,还不用担心朝露。
再来就是南边区域,有学校,有粮仓,还有一整片晒谷场。
再来西边还有一个军营,一个集市,剩下的边边角角就是居住区,以及贯穿路边的水渠。
按照设计,水渠有大有小,每个屋子一个二十厘米左右的小沟、小沟接入巷口的支渠,是三十厘米的,但足够半米深,最后汇聚在穿过整个城市的主干渠。
这个半米宽,依托在路边,现在来看肯定会腐蚀路基。
但辛屈之后逐渐调整宽度和添加条石,当然这个取决于人力有辛氏能掠夺多少来。
这活肯定得奴隶来干,有辛氏族人怎么有这个力气忙碌这个?
走过半个城市,耜大股突然明白为什么辛丙和老巫走之前,要指定辛屈当这个族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