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一起来。
于是,四人当场就开始分工。
说干就干!
当晚,陆英回了学校,朱隽在公寓留宿。
次日一早,娄飞扬、陈光、徐昊就来公寓报到,四人先给改造一层客厅和餐厅。
茶台靠窗,腾出更多空间。
餐厅改成办公区,新买来一张椭圆形大办公桌,搭配四把椅子,再把北环那边的三台电脑、打印机、饮水机搬来,插排线路规整好。
门口挂上招牌:雷霆法务咨询服务公司。
搞定。
二楼要如何改造?朱隽另有想法,暂时便先没动。
一层就够忙活大半日的,楼上楼下搬来搬去,个个累成狗,文件柜和那办公桌,电梯放不下,可全是他们四人硬生生走楼梯给抬上来的。
然后,重新大扫除。
以朱隽那令人发指的洁癖和挑剔程度,三位室友,这大半日可被他折磨的不轻。
三人累瘫在楼下时。
朱隽独自站在二楼,晃来晃去,
琢磨着怎么改造?
两间卧室,暂时不想改动,毕竟这里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除此,还有一间小书房和楼梯口的大片空闲区域,倒是可以布置一番。
小书房,改成直播间。
楼梯口,全铺上榻榻米,再买两个懒人沙发,背后的书架上摆满各种书,就当成休闲区。
午休,看书,发呆,或者喝个下午茶,再不然临时打个地铺,空间也绰绰有余。
看着焕然一新的房间。
四人,很满意。
简约大气,有格调,有品味,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工作室啊!
晚上,四人直接入住,线上开启问卷调查研究。
那间直播间,给了娄飞扬。
他性子跳脱,口才好,嘴皮子溜,对着镜头聊天能自说自话两个小时不带打草稿的。
朱隽,还给三人恶补了下茶道,把陆英教他的,有样学样教给三位室友。
工作室,起死回生。
因为朱隽的入股,和陆英这套公寓的支持,正一步步渐渐走上正轨。
四人,全身心投入。
从冬至这天开始,发起线下问卷调查,趁着平安夜和圣诞节,每天奔走在商场、商务楼和各个小区之间,一忙就是十余日。
期间,陆英一次也没来过,她最近也很忙。
老爷子打来电话,询问她决定好了没?话里有话透露出,想让她年前去京都的意思。
陆英也隐晦地说:“爷爷,要不您先给朱隽打个电话?他和大学同学投资开公司这事,您老还不知道吧?为了事业他肯定要留下的,如果我去了京都,分割两地,岂不违背了您的初衷?”
老爷子当即就给自家孙子打电话,爷俩又开始煲电话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