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用了相当长的篇幅集中总结评介刘恒一生,这在整部史记中几乎也是独家,堂堂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也只得到几个字评语:意豁如也、常有大度,还包括一个好酒及色。
刘恒得到的最高评价是这么一句话,“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
刘恒一共在位年,这期间,没有进行任何宫殿的扩建以及其他类似的工程,有次刘恒想建一座高台,用来登高远望,有关部门报上工程预算,刘恒看后叹了一口气,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加一起也没这个台子值钱,我自己都常担心这点水平,有辱高皇帝留下的这座宫殿,还盖什么高台,算了算了。
刘恒在全国倡导艰苦朴素,并以身作则。
除了正式场合,刘恒的日常衣服都是普通布料做的,后宫的慎夫人,衣服从来不拖着地,蚊帐也是普通蚊帐,刘恒给自己的修的墓,建筑材料都是一般的瓦,没用任何金银铜铁锡,而且下令埋了后不要起坟头。
还是那句话,无论这是真性情还是做秀,至少刘恒这么做了,我们哪一个不是天天要做秀。
刘恒从老爹刘邦那里继承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性格,听得近话,再难听也听得进,他虽然没有魄力可言,但是有眼光。
袁盎跟他说话从不客气,偶尔还有教训的语气,刘恒不放在心上;冯唐基本上就是对他开骂了,刘恒升他的职;周亚夫见了他都不拜,刘恒委以重任。
刘恒从代国带过来的老臣张武,喜欢钱,贪污受贿被人举报,刘恒非但没处罚,还送给张武一大笔钱,张武非常惭愧,不再收受任何钱财。
从法律角度看,刘恒这种行为非常不值得提倡,但是换来的,却是张武加倍的感激和忠诚。
公元前157年六月,刘恒病死于未央宫,年四十七岁,葬于霸陵。
谥号文,庙号太宗,后称孝文皇帝,汉文帝。
刘恒死前留下一封遗书,没有豪言壮语,依旧保持他一贯的自谦语气。
遗书里说人生而死,天理自然,没必要哀伤;丧事要从简,不要打扰老百姓;不要在霸陵大兴土木,埋到墓里就算了;后宫的女人,级别比较低的,都让她们回家……
太子刘启今年三十一岁,人还不错,应该是个合格的新皇帝,国家也是一片安宁。
刘恒是安然而逝的,没留下什么遗憾。
刘启波澜不惊地即位,尊薄太后为太皇太后,窦皇后为太后,大赦天下。
薄太皇太后年老体衰,加上丧子之痛,不久后死了。
匈奴人趁大汉帝国国丧之际,入侵边疆,刘启和父亲一样,派御史大夫陶青去和亲,对匈奴只能继续忍。
但是对内,刘启踌躇满志,他做了二十三年太子,压在心里的想法太多。
即位后晋升了一大批高级官员。
宰相门人七品官,更何况刘启已贵为皇帝,前太子府的大批官员,包括晁错、张欧、周仁全部得到晋升,都是只比丞相低一级的高级职位。
又见一朝天子一朝臣。
所谓的三公九卿,是一个后世约定俗成的说法,并非严格意义上的3+9。
比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一般称三公,但有时有左右两位丞相,有时太尉这个职位都不设置,刘启即时就没太尉,由丞相兼着。
三公九卿基本上是泛指高级官员。
晁错的职位是内史,负责管理长安都城的大小事务。
丞相还是申屠嘉,御史大夫是开封侯陶青,陶青的父亲陶舍是刘邦时期的老功臣。
晁错还是那个老脾气,对任何人都不客气,尽管他确实是在为国家着想。
袁盎眼见晁错得势,上书请辞,回家休养,我不跟你们玩了。
刘启倒是很清醒,尽管他明白自己的这位晁老师和袁盎对不上眼,偶尔他还会把袁盎请来,询问政事,听听不同意见总是好的。
申屠嘉同样看晁错非常不顺眼,总想找机会把他搞掉。
晁错的办公室,跟高皇帝刘邦的庙在一个大院里,晁错每次进出都要走正门绕远道,他觉得不方便,就在南墙上凿了一个门,专供自己出入。
申屠嘉闻知后,立即面见刘启,投诉晁错,说他竟然敢凿高皇帝庙的墙,罪大恶极!
刘启身边的人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晁错,晁错非常紧张,深更半夜跑宫里来向刘启主动坦白,也不知道说了一些什么话。
第二天上朝,申屠嘉当着所有人面,说晁错擅自凿高皇帝庙墙,罪大恶极,应该交给廷尉,按罪论处。
刘启说,晁错凿的只是个外墙嘛,也是为了办公方便,没必要为了这么点事就交给廷尉吧,再说了,晁错凿门,事先我就知道,丞相不要这么紧张嘛。
申屠嘉不再说话,下朝后有气没出撒,就冲自己的长史火,早知道就先杀了这个王八蛋再说,现在被他反咬一口,成了老子的错了。
申屠嘉越想越气,他觉得自己的这个丞相做得太窝囊,辞职不干了。
陈安穿越到修仙界,修行天赋极差,卡在炼气三层多年无法更进一步。眼见修仙无望,他选择重归平凡,娶妻生子,享天伦之乐。结果成亲当晚,却连夜重返仙途。因为他惊喜地发现,娶妻生子竟然就是自己的成仙之道,能直接少走几千年弯路。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成仙从娶妻生子开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成仙从娶妻生子开始...
〔暴爽玄幻,最热爽文〕少年陆鸣,血脉被夺,沦为废人,受尽屈辱。幸得至尊神殿,重生无上血脉,从此脚踏天才,一路逆袭,踏上热血辉煌之路。噬无尽生灵,融诸天血脉,跨千山万水,闯九天十地,败尽天下英豪,修战龙真诀,成就万道龙皇。群号5702747705w88337076展开全部gt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