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粮食的行为从士兵传染到民夫,跟刘家栋、刘家梁同帐的民夫也开始掩埋粮食,刘家栋实在看不下去了,对大伙儿说:“兄弟们,咱们都是种田的,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怎么能随随便便地就把好好的粮食扔掉呢?”
一个毛头小伙子说:“家栋哥,你说的道理谁都懂,我们也舍不得把粮食扔掉,可是载着这么多东西,一天走好几十里路,不等走到平壤城,就得活活累死,不扔掉一部分粮食怎么办呢?”
一个跟刘家栋同龄的小伙子接口道:“咱们这次是去攻打平壤城,只要打下平壤城,还愁没粮食吃吗,用不着大老远地从辽东带粮食过去。”
“你净想好事。”
刘家栋说:“你以为平壤城那么好打,咱们一到高句丽人就投降?辽东城打了三个月都没打下来,平壤城是高句丽的都城,肯定比辽东城更难打,连行军带攻城,总共才给了一百天的粮食,根本就不够。”
跟刘家栋同龄的小伙子不以为然地说:“又不是只有平壤城里有粮食,只要有高句丽人的地方,就有粮食,咱们没粮吃的时候,可以抢高句丽人的粮食。”
“你那叫一厢情愿。”
刘家栋挖苦道:“咱们一路走来,你们不是没看见,一路之上都是大山,沿途很少看见人烟,能抢到多少粮食?假如高句丽人带着粮食往深山里一躲,咱们连一粒粮食都抢不到。”
毛头小伙子不服气地说:“别人都埋粮食,咱们背着那么多粮食走,每天累得呼哧带喘的,傻不傻呀?”
“别人是别人,咱们是咱们。”
刘家栋耐心地解释说:“你别以为扔掉粮食减轻负担就是聪明,等他们的粮食吃光的时候,有他们的罪受。
咱们带着粮食,现在是受点累,将来却不用挨饿。
到那个时候,你就知道谁是真傻了。”
一位三十来岁的男人说:“家栋兄弟,我觉得你也是一厢情愿,以为多带粮食就能多吃。
依我看,那些军爷没粮食吃的时候,看见咱们粮食多,肯定会来抢,他们才不管咱们为了带那些粮食受了多少累呢。”
这话赢得了好几个人的赞同,刘家栋也无言可对。
他心里清楚,当兵的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没人会跟你讲理。
刘家梁话不多,但是特别有主意,他开口道:“带着这么多粮食确实太累,扔了又真可惜,我有个主意,咱们把粮食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埋在地下,做个标记,万一将来打了败仗,实在没有粮食吃,咱们就回来把粮食挖出来。”
这个主意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于是他们一路行来,每天宿营的时候都掩埋足够吃一天的粮食。
进军平壤城的行动一开始相当顺利,隋军经过的高句丽城池,其守军大都闭门不出,隋军得以安全通过,少数高句丽城主不知深浅,出城邀截隋军,都被隋军打败,九路隋军顺利地会师于鸭绿水西岸。
然而隋军也遇到一个巨大的难题——粮食不多了,有些军兵已经开始挨饿。
于仲文把九军大将召集在一起商议行止。
九位大将中,于仲文、宇文述和荆元恒是大将军,其他人级别比较低,基本上是听他们三个人的意见,而荆元恒觉得于仲文被杨广指定节制九军,宇文述是杨广的亲近、时人所称“五贵”
之一,自己地位比不上他们,也不怎么说话。
宇文述先开了口:“我军已经严重缺粮,渡过鸭绿水到达平壤城,光行军就要走好几天,等到了平壤城,粮食就全部吃光了。
平壤城险固难拔,没有粮食无法打仗,我认为应该暂停此地,派人回去取粮,待粮秣得到补充,再行进军。”
于仲文也为乏粮而发愁,但他还有另一层担心:“军粮匮乏固然不利于进攻,但派人回去取粮更是不可取。
从辽东城出发之时,皇上给我们发了一百天的军粮,如今刚刚半个月就对皇上说粮食快吃光了,皇上肯定不会相信,必然认为我等是胆怯畏战,借故拖延。
皇上对进攻辽东城的将领说的话大家都听说过吧,皇上说,你们贪生怕死,是不是觉得朕不能杀你们呀。
诸位,那些将领苦战两个多月,迫使辽东城数次请降,皇上都这样说,我们这些人几乎一场未打,皇上会怎么对待我们呢?”
听了于仲文的话,宇文述也没了办法,他之所以能成为杨广的心腹近臣,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擅长揣摩杨广的心思,杨广喜欢听什么话他就说什么话,杨广喜欢做什么事他就做什么事,说话做事都对杨广的心思。
这样的人自然非常了解杨广,宇文述深知于仲文所言有理,杨广要是发起脾气来,就连他这个心腹爱将也不会有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