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37章(第1页)

青十一:“馒头,树上。”

很好!

姚亦昕第一次感受到了尬聊是什么感觉,这不愧是国师前夫训练出来的暗卫啊,简直是国师复制+黏贴!

不过,好歹人家也是奉命来保护他的,姚亦昕现在也琢磨出来了,姚家村再民风淳朴与世无争,也不可能连个小混混小蟊贼都没有,他们家至今连只鸡都没丢过,想必那些打他们家主意的,都被这些人偷偷解决了吧?

“今天这些黑鱼都是你帮忙抓的,这样,等下我炖些黑鱼豆腐汤,再蒸些大肉包子,劳烦你替我转交给各位暗卫大人,就说是我请大伙儿吃的。”

“多谢!”

青十一拎着鱼走在后面,简直跟个机器人似得。

姚亦昕默默翻了个白眼,决定不再和这根木头搭话,心里免不得庆幸,幸亏被派到身边贴身保护的是白十三这家伙,不然换成身后这人,只怕他分分钟就要被闷死了。

抓回来的黑鱼,剖开料理干净后,切成两半,将中间一根鱼骨和鱼头鱼尾巴单独留下来,准备熬汤,剩下的鱼肉切成小块,生姜切片,热油锅,倒入鱼片快速翻炒,期间可以加入一些料酒,没有的话白酒也凑合,等翻炒到鱼皮表面发白或者金黄的时候,加入开水煮沸,换小火慢炖,等到汤色变成奶白色了,加入一些盐末、葱末调味,家里没有蘑菇和香菇了,姚亦昕干脆没放,直接将嫩豆腐切块放进鱼汤里,再次煮沸后就可以出锅了,嫩豆腐不能煮的太久,太久就烂了,煮沸一次刚刚好。

黑鱼豆腐汤做好后,姚亦昕单独盛了一大碗让人送给朱爷爷,又留了小半锅晚上大伙儿一起吃,剩下的都盛在一个巨大的陶盆里,加上厨房里做好的豆腐肉馅儿的大包子,一起让那个不爱说话的青十一拿去分给其他暗卫吃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怎么藏匿的,不过,既然他们的职业就是如此,姚亦昕也不会不开眼的让人家放弃职业操守直接住到他们家里来,虽然他确实挺想这么干的,话说,国师前夫虽然做夫君不咋地,但真的很会培训下属啊,搞得姚亦昕都想挖他墙角了。

第77章和离第77天

忙活了十几天,总算赶在交货日期之前,将这批送往边关的酱菜和辣酱都做好了,因为是大批量采买,就没有分装,全部装在一个个足有半人高的陶罐里,到时候直接通过水路运往边城,再转陆路用马车送到边关各处军营。

送走这批货之后,结算了工钱,姚亦昕又命人去附近村子里采买了好几头大肥猪,宰杀了,每个帮工都分到了两三斤,也算是犒劳大伙儿这段时间的辛苦。

“这有什么辛苦的?边关的将士们保家卫国,咱们别的不能做,做点儿咸菜送过去值得什么?”

一个来帮忙的族老笑眯眯地摆手道,“再说了,这几天大伙儿在作坊这边帮忙,这边每天不是鱼就是肉,还有那个青菜豆腐肉羹,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了,没吃过那般美味的肉羹,娃娃们也都喜欢着呢。”

“这有什么啊?大伙儿能来帮忙,我这边别的没有,鱼肉管够!

对了,还有那个黑鱼豆腐汤的做法,回头大伙儿想吃的,自己去找大厨房的人学学,我看那黑鱼咱们村子里附近的河沟有不少,大伙儿没事抓两条回来,炖个豆腐汤,大人小孩都能补补。”

忙完这批货之后,姚亦昕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张罗农庄那边的事情去了,今年开始,他们家的田都不种粮食了,打算拿来种利润更高的蔬菜瓜果之类的,原先打算种的黄豆也取消了,因为姚亦昕发现,现在村里很多黄家村搬迁过来的村民,都开始在山脚下买了荒地垦荒了,这些山地一开始不够肥沃,只能种些黄豆之类的养养地,姚亦昕决定让大伙儿先种些黄豆之类的杂粮,到时候卖给他,也算是给家里添些进项。

白十三已经让人把黄家村的户籍迁移手续办好了,原本那边是不肯轻易放人的,毕竟每个地方都是按人头收税的,但是一看到国师府的令牌,那县令立刻忙不迭地给办好了手续,姚亦昕听到这里也是无语,他好像,又在无意中欠了国师前夫一个老大的人情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承诺黄家村的事情总算是办好了,为此,姚亦昕还特意去找了几位族老,希望能在村里给这些新搬迁来的村民划出一些宅基地出来。

好在前些年因为战乱,村子里跑了不少人,有点门路的都跑到南边儿投靠亲戚去了,姚家村现在荒废的宅基地还挺多的,索性就划出来三十多处,正好每家一处,黄家村逃荒出来的人也没有多少银钱,姚亦昕索性让在他们家签了长工的提前预支了一年的月钱,当做首付款买下了宅基地,如此一来,这些人就可以先把房子造起来,对他来说,这些人安家落户,才能更安心地努力替他工作赚钱。

就像前世那些大型企业一样,通常都会给企业里的中层和技术骨干提供住房等各种福利,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有让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家,才会有归属感,不会轻易跳槽什么的。

尤其是这里,绝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家庭和家族的归属感都特别强,姚亦昕只有想办法让这些人真正在姚家村安家,才能把这些人留在这里,对于家庭的牵绊,比一张卖身契可坚固得多。

过了秋收,天气也渐渐的寒冷起来,姚家食铺的地锅鸡也火了起来,连带着镇上做陶罐的窑厂生意也跟着火了一把,把那老板乐得,每每看到黄耘去窑厂订做个什么,都恨不得亲自陪着,跟前跟后的伺候着黄管事,生怕他们一个不高兴换一家窑厂合作,那他可就亏大了。

要知道,现如今姚家订做的各种器具,几乎已经变成了整个青江县的时尚潮流,但凡姚家预订了,用了一段时间,其他家也会来订做,甚至一些大户人家也会指名要订做这类器具,毕竟有些宴席并不适合去食铺,反正姚家食铺做的菜式虽然新奇,但好在做法简单,这个时空可没有什么专利权,让家里厨子山寨一下,味道差不多就行了。

今年秋天,姚家的两个庄子,老宅那边的庄子,大规模种了许多青皮萝卜和一种长杆青菜,蒜苗也种了许多,姚亦昕准备拿来做好吃的萝卜干和酸菜,嫩蒜头打算等明年开春收割了做糖蒜。

码头这边的庄子,大多种的是菠菜、茼蒿、小油菜、长梗白菜、香菜和青蒜之类的,因为食铺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新鲜蔬菜,这边多种一些,方便采摘运输不说,成本也降低许多。

或许是受到姚亦昕的启发,现在,青江县那些原本没人要的荒滩之类的,也开始有人买了,因为听说姚家那个酱菜作坊四处在采买蔬菜,这些荒滩开荒三年都不需要缴税,拿来种菜的话,几乎是第一年就可以立刻赚钱的,大伙儿都很积极,倒是意外的让青江县令今年的政绩好看了许多,因为在大元朝,辖区内开荒新增的田地也算是政绩的一部分。

春去冬来,随着第一场雪降下来,北方的冬天,说来就来。

“十三,这批刚做好的萝卜干和酸菜,让人用一斤装的礼品陶罐装好,分别送到墨竹山庄和国师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