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72章 围而不克为何故(第1页)

悲愤莫名的孔融总算在第二天见到了面色憔悴、强打精神的刘琮。

这模样倒不是刘琮装出来的,而是昨夜与徐庶和杜袭等人彻夜长谈,这才刚擦了把冷水脸。

杨彪老成持重,再加上对此行已经不抱什么希望,见了刘琮也只是神色淡然,倒颇有些长者气度。

刘琮表现的也颇为恭谨,一边听孔融指责自己“穷兵赎武”

一边频频点头,诚恳的让满腔怒火的孔融,都不好意思穷追猛打了。

不过孔融没注意到,刘琮虽然看起来正襟危坐,双手扶膝,眼神却有些迷离。

对于孔融的话,刘琮还真没听进去多少,他现在满脑子里还是昨夜与徐庶等人的议论。

徐庶这两年来不可谓不辛苦。

南阳军能有今天的规模和战力,与徐庶的付出不无关系。

做为南阳军的大管家,他操的心一点不比刘琮少。

毕竟刘琮考虑更多的是战略战术方面的大事,而军粮储运、军械制造、购买战马等等后勤事务,便落在了徐庶头上。

除此之外,刘琮的某些军中新政,也是由徐庶总领提纲、承上启下。

比如教习士卒识字,这件事刘琮看的很重,不但专门设立了“宣正郎”

这个职务,还拟出了详细的赏罚细则。

早先跟随刘琮的那批少年亲卫,多数就到各部担任宣正郎了。

而徐庶则负责具体事务,一年多来,他明确的感受到了这项新政的好处,对于此事,也更为热情了。

其实在刘琮的构想中,宣正郎就等若是后世的政委。

只是他现在还在实践中摸索,并不想一下就将宣正郎的地位提高。

但是宣正郎们教授士卒识字、给士卒讲解天下大势,使士卒们了解到,这个乱世的由来,自身遭受的苦难为何而来,无形中已经使得宣正郎们在普通士卒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了。

宛城之战后有不少伤残的士卒,除了安置到军械营、医护营之外,很多伤残士卒选择了解甲归田。

毕竟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再成个家传宗接代,在这个时代,是很多普通人的终极追求。

这些伤残士卒由南阳郡统一安排为军屯户,除了伤残的,还有一部分裁汰的老弱,构成了军屯户的主力。

军屯的收成分配比例,与民屯不同,大部分归军屯,小部分才上缴,上缴的部分,也是用来供养伤的过重失去劳动能力的士卒。

战死有抚恤,伤了有所养。

士卒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作战岂能不用命?

诚然,这只是军中新政的一部分,但仅仅是这些事,就需要很多人为此奔忙,田地要划分、种子要发放、农具耕牛该借的要借,该收回的要收回,至于房屋田舍,是统一建造,还是各人盖,悉听自便。

凡此种种,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这时候,便体现出士卒识字的好处了。

或者说,体现出军纪严明、士卒素质提高的好处。

对此,杜袭颇为眼红。

流民不好管理,尤其是那些亲族乡人抱成团的流民,数百户,上千口子人,虽说不至于造反,但借了官服的耕牛赖着不还的,甚至霸占弱小家族分给的土地的事情,常有发生。

这些流民刚到南阳的时候,因人生地不熟的缘故,还比较老实,收获了一季之后,肚子填饱了,眼睛就不光盯着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了。

杜袭这半年来,没少为流民闹事操心。

期间软硬兼施,可谓用足了手段,但是一直收效甚微,到现在冬闲,越发闹的不堪了。

他这次与运送军粮的徐庶一同前来,便是向刘琮讨要人手的。

“要人?没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