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做得很简单,没有高汤,连根青菜都没有,盐也放得不多。
可就是很香,淡淡的咸还有面条本身的麦香,口感劲道有嚼劲,初夏和岑淮安吃得都很香。
“咱们家家务要分工。
我做的饭,锅我刷过了,碗你来刷,能做到吧?”
就两个碗,岑淮安点点头,端起来直接去水房。
外面有蹲在走廊里吃饭的邻居,笑着打趣:“初夏,五岁的娃娃会刷碗嘛?他别再把碗打了。”
“不会的。”
初夏语气淡定:“就是打了,再买不就行了,小孩子可不能学懒。”
照例煎药吃药,一天两顿,一包药可以煎两回。
还是一样的苦,还不能吃糖,怕冲了药性。
岑淮安这个年纪不到上小学的年纪,但纺织三厂有厂区育红班,家属院的小孩子很多都送里面去了。
特别是家里没人看小孩的双职工,刚一岁都送过去,这也是没办法。
原主之前也想送。
可她妈说育红班没什么用,就是看小孩的,她来帮她看,她直接给她钱好了。
后来岑淮安记事了,知道姥姥对他不好,死活不跟着王玉兰。
原主的钱被王玉兰找各种借口要走,送他育红班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初夏今天就准备把岑淮安送去育红班,她昨天就没去厂里上班,今天再不去就说不过去了。
带着孩子肯定不行,放家里她也不放心,万一王玉兰再来了,岑淮安对上她一个大人一定吃亏。
倒不如直接送去育红班。
育红班收费两块,没有寒暑假,职工放假了育红班也就放假了,毕竟是厂里办的,为了方便职工。
所以初夏带着岑淮安过去时,人家只说了插班也按季度收钱,前面没上的时间不减钱。
初夏同意了,育红班就收下了岑淮安。
岑淮安以前也羡慕过上育红班的小孩子,觉得在里面一定很快乐。
但是当他被他妈妈领着进来,看到不停有小孩哭的声音,老师哄都哄不过来,吵得耳朵都要聋了,他觉得好可怕,一点也不羡慕上育红班的小孩了。
可是钱都交了。
岑淮安五岁,被安排在中班,和他一个班的都是大一些的小孩,没那么多哭的,他悄悄松了口气。
初夏看着中班的小朋友,老师又给初夏指了指中后排一个空位:“以后那就是岑淮安小朋友的位置。”
“好,麻烦老师了。”
临走前,初夏往岑淮安口袋里塞了一把糖,小声嘱咐他:“记得把糖分给其他小朋友吃。”
岑淮安“嗯”
一声点头,但其实他并没有听到他妈妈说的什么,他一门心思都在糖果上了。
奶糖,都是奶糖!
初夏一走,没进育红班他就先快速往嘴里塞了一颗。
至于给其他小朋友,他没听到。
初夏出来后直接去上班。
纺织厂纺织工的分工不同。
初夏在细纱车间,在机器运转的同时处理各种纵横交错的线,手必须要快。
这活听着就不简单,还很容易烫到手,特别考验人的耐心、细心。
说实话,纺织工人,那么多车间,没有一个活是不辛苦的,只是辛苦的程度不同。
大明是如何到了中年却突然又高又硬的?后人只能归功于那对堂兄弟以及那个终其一生都拧巴的首辅杨廷和。正德十六年农历三月十四,会试高中的贡生们已苦苦等了殿试一年,养望十年重回翰林院的严嵩年过而立,平定叛乱的王阳明该怎么论功行赏还在争执不休。安陆王府中的朱厚熜举头望明月厚照我堂兄,差不多是这时候驾崩的吧?明月那一头,杨廷和断然决定兴献王之子是不二之选!建成刚满百年的紫禁城,就此迎来一个新的主人,而杨廷和总在这里被他挑的皇帝气哭。...
乡镇女企业家一朝穿越,成了青山村农家小。前世爹不疼娘不爱,亲手积攒的家产被无情剥夺。今生家虽穷,但亲人环绕。小随遇而安,带领一家子努力奋斗建设心中的世外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