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65章(第3页)

他们大部分是元家村的人,这些匠人们也多半和村里面有些关系,论起亲戚辈分来多半要加个叔叫个伯,也不敢拿乔,说道:“这是测试房子有多坚固,能住多久。”

匠人拿起一块带有圆锥形凹坑的墙砖:“要是用这个砌墙,普通野猪来了,也不惧。”

元家村别的都好,就是离山林太近。

别的时候还好说,冬天要是天气太冷,山里面缺乏食物,就会有一些野物从山里面跑出来。

野猪是其中最难搞的。

它们皮糙肉厚,还成群结队,虽然发生的次数不多,但每一次都给村里人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

另一个匠人摇了摇头:“那得砌多高的墙,才能防住野猪?老里长家里一人多高的石墙,直接就跳过去了。”

“那也比土坯房强多了。

家里凑凑建一间小屋子,万一野猪下山了,也能有地方躲。”

“这砖和土水泥可都得花钱买……”

不像村里人建房多数用的材料都不用花钱。

自己挖了黏土和上干草,制成土坯;考究点的平时去山上搬点石头打地基;房梁用的自家种的到年份的树;屋顶用的茅草都是自己平时攒的。

几个匠人一时间都没了声音。

学徒们年纪小,最大的一个也才十五六岁。

自己平时攒了一点钱,觉得建一间小屋大有可为。

若是小屋一时造不起,可以先造一个土炕。

做学徒其实是没有钱的,还得给师傅交钱。

现在好一点的师傅家,会给学徒管饭。

差一点的在师傅家“学手艺”

三年,都只是帮着师傅家做家务带娃,还要被动辄打骂。

元菱姑娘不会打人骂人,还管吃管住,另外教他们识字。

学徒们平时帮人念信写信抄书,多少能赚一点钱,比起种地还要多一点。

这年头正经的读书人很少,能认识几个字的人也不多。

竺年觉得自己把几个学徒当正经工人用,有点雇佣童工的罪恶感,平时生活中就会多照顾一些。

以前尉迟兰看在眼里,这一次听竺年吩咐多给学徒一准备肉菜,忍不住说道:“你喜欢年纪小的?”

学徒们年纪小,成天诗书相伴,不像是农家子弟,比起一般的书生也不差。

其中几个长得还颇为讨喜,人也机灵,保不齐被竺年看上了眼。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