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禄坐在玉妙房外不远处的一间厅内,默默的坐了喝茶。
不时看了玉妙房里的动静。
玉妙房里坐着的是婶婶姚氏,张氏,姑姑沈氏,三个人正满面春风地一递一句地和玉妙说话。
玉妙只是微笑。
姚氏说着话,看了面前坐着的这个侄女,越看越象陌生人。
大嫂去世也只三年左右,那个时候玉妙坐在灵前哀哀痛哭着,象一只失群孤雁,无依无靠,现在还记得她那嬴弱的肩头一抽一抽的,不由人不泛同情。
南平王府里每年都有人来,他们是贵族大家,当然这一点大面还是要做给人看的。
亲戚们成了习惯也并没有觉得什么。
都知道这门亲事是大嫂订下来的,潜意识里都觉得大嫂不在了,婚约能否继续都是个问题。
再来大哥沈居安这个人,兢兢业业,日夜辛苦做一些不大不小的生意,有人劝他去借了王府的光,沈居安不肯。
因为他自己知道,有些地方别人已经很给余地,已经沾了不少的光。
朱宣照顾起人来总是悄无声息的,跟了他的心腹人背地里都发财,但是又有几个人张扬。
当然也不会允许和喜欢别人借了自己的光做黑心生意。
再者沈居安自己心里也时时担忧,妻子不在了,王府里悔了婚,他也没有办法,没有成亲以前还是保持着距离,保持着警醒的好。
免得真的悔了婚,先头大张旗鼓,大为张扬,后来成不了亲戚,不是找不到台阶下来。
一切平淡的比较好。
现在姚氏再来看玉妙,面庞上象是天生带了一种光泽,就象是柔润的象牙,让人看一眼就不想再离开眼睛。
双眸里带了微笑,却时时流动着,而这流动又是柔和的。
是几时妙姐儿出落成这么大方得体的。
王府里真能出息人。
姚氏这样想着,再看玉妙房里,来了不少次了,每一次都要看看心里才舒服。
窗下满满的书,笔墨纸砚散落在桌上,象是刚写了什么。
姚氏想想自己,托了父亲开明认了几个字,可又不开明,只认了几个字。
就靠了这几个字,嫁过来才没有被家人下人等看轻,帐本子我看得明白,就不会被人算计了去。
所以对女儿紫琼,姚氏花了不少心血,学琴做衣服,一想到要送去给陈家,心里就不舒服,又不是长媳,丈夫这一次犯糊涂。
而妙姐儿,居然有先生,名满天下,今年春闱高中了。
徐从安是送了玉妙来沈家后接了捷报,从礼仪上,从感情上,从面子上,沈居安都要为女儿的先生好好贺一贺,一摆酒就是三天,两个吃得大醉,一个弃学从商,一个榜上高中,居然说得也很投机。
姚氏叹了口气,自己的女儿是好哄着才坐得住去学琴,而妙姐儿,听说不学还不行,先生很严厉,回家第一天,客厅乱哄哄的都是人,姚氏自己也熏的难过,她也和二姨娘一样想法,她只是亲戚,难道她能撵人走。
看了妙姐儿一身礼服坐在这些人中间,姚氏也觉得别扭,幸好先生让人来说话:客以后再会。
还有一句,功课慢慢理起来。
看来在京里管得也是严格,妙姐儿当时就必恭必敬的站了起来答应了。
姚氏嫉妒,怎么就这么好命的。
耳边听了沈氏在喊自己,又看到张氏递眼色过来,明白该自己了,忙对玉妙笑道:“都是为了你好,你现在有钱,又有一门好亲。
拿些出来让叔叔们帮你做些生意挣些私房下来,在王府里打赏啊,自己买个东西都方便。”
玉妙只是笑,还不能再象上次为了路引说得那么直白。
再说就是直白,她们也不怕自己了。
自从知道了自己手里有不少钱,这些人竟然是日日过来说服,要玉妙把钱拿出来一起做生意。
钱都拿了出来,王府的关系还不是随便用,难道妙姐儿会看着自己的钱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