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那封问候信之前,冯正清已经不知道有多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形容词了,还是放在他身上的。
芝兰玉树,这四个字就像是魔音贯耳一样在他脑海中一直纠缠到看完整封信,然后冯正清就陷入到了自我怀疑中。
为什么有人能通篇措辞华丽地不知所云?
夸赞一个人能用得着万字长文?
他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会以为这是一篇隐晦的求助信?
还有那四个字……
打那以后,冯正清再看到这个人来信或是上折子,发现他那比旁人要厚不少的文书之后,都觉得有些无法直视。
但又不得不佩服,先帝竟然能看得下去。
毕竟那折子的厚度看上去比他的万字长信还要厚上一些。
如今还是国丧期间,虽然皇帝已经除了孝,但民间的孝期还没有过,礼乐不可兴,更别提这种夸张的问候信了。
更何况对方作为地方官,消息相对慢一些,也不了解新帝的情况,如果在这个时候贸然送上问候信,得来的是赞赏还是贬斥就不一定了。
所以时至今日,冯正清还没有在新帝登基之后再受过那等摧残,但依旧对这个奇才记忆犹新。
上奏改制这件事一经提出,他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人,而后哭笑不得得摇了摇头,将对方抛在脑后,转而认真研究起了这份规章。
因为涉及到整个朝中政务的上奏,所以规章中的内容也是相当多,尽可能的将当下常见的那些事务都罗列进了分类中去。
就连这份规章下发到众臣手中的时候,陆远平都不忘了补一句:“若是诸位爱卿发现有哪些方面的疏漏,也可提出,及时补充。”
这份规章是今日上朝了的朝臣们人手一本,并且会在各个府衙之中留下备份的,为了能够一劳永逸,规章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即便是有人调任去了别的部门,这份规章依旧可以为了他们的工作提供帮助。
同时,为了照顾请病假的、以及各地方官员,这份规章在修改完毕之后,还会印刷出许多份,随着政令送往全国各地,以后再有新的官员入仕,这份规章也会是他们的入职必学手册。
为了能够将这份规章制度更快地整理出来,陆远平还特意遣人去东宫薅来了陆执安之前说过的那个什么活字印刷术,否则光是雕版来印刷或者是手动抄写,都不是今天就能做到的事情。
要知道,这会儿距离他登基满四个月都还差着一旬呢。
先帝五月底驾崩,时至今日也才刚到了九月中,他们父子两个却已经做出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虽然很多事情现在还看不出成效,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少之又少,尤其是国家的发展,永远都是应该走在一个稳定向上的步调上,走得太慢容易被历史的车轮碾成尘埃,走得太快容易承受不住把自己冲散架。
以陆执安的眼光来看,此时的大恒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但是能下手的着实没有几样。
他虽然不是理科生,但也懂得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就比如前世那个被认为是工业革|命初期一大着名代表发明的珍妮机,他曾在近代史的教科书上看到过实物图,对它的工作概念有个大致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