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站在司马光的角度,那么他也并非不清楚这样的差役法有不足,早在宋仁宗时司马光曾上书,建议朝廷另外雇人负担衙前役,比如让城市中的居民分摊农民的差役。
"
"
他以为农民普遍没有多少资产,尤其是下等农民,外加上司马光特别不喜欢老王这种理财方式,所以一个司马牛,一个拗相公,意见不和直接爆了!
"
司马·牛·光:……
王·拗相公·安石:……
"
后来有学者认为,导致双方意见不和的部分原因还是因为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人的南北差异。
"
"
北方人的司马光认为北方下等户生活艰辛,缺少闲钱。
而另一方面南方的农民条件较好,所以作为南方人的王安石觉得,农民交上免疫钱也不是什么难事。
"
大明某世家子弟:咱就是说有没有可能人司马光压根没有地方做官的经验呢?
北宋司马光:……
"
现在,拦在司马光前面的王安石已经退休了,所以司马光提出了表示他已经修改了差役法,那么他怎么改良的呢?"
"
先,他认为熙宁朝经过了十多年的展,衙前役已经归为朝廷雇人服役,这一点他也赞同,所以不用改。
"
"
其次,问官户,寺官户,女户收助役钱,这一点也不用改,但是数量要减少,收免疫钱有危害,一定得停止。
"
"
乡村的上等户虽然要回恢复,但是百姓可以自己雇人服役,此前朝廷雇佣的人多半是没有田产的街溜子,很容易拿了钱就跑路,让百姓自己雇佣本地熟悉的人,这样也方便管理。
"
"
最后司马光还说如果地方县城有什么问题麻烦五天内交给州衙,但朝廷审核他这篇奏疏已经用了十几天。
"
"
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蔡确,他明知司马光已经要开始宣战,也清楚地知道这篇奏疏还是存在问题的,但他又不敢硬刚,于是他拉上韩镇和章惇想他们做这个出头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