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二哥回乡
“白芷,荆芥,牛蒡子,决明子,茯苓,鱼腥草,牛黄,雷公藤,肉桂,小茴香,大蓟,蒲黄,白及,元胡,朱砂,酸枣仁,合欢皮,石菖蒲,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鹿茸,杜仲,百合,莲子,五味子,独一味,雄黄,蛇床子,肉蔻,白蔻,硼砂,人参”
药行的小学徒一样样报着药名,姜家大妹对着采购单子,清点学徒送来的货物,时不时点一下头,表示这些个药物的数量质量都可以。
“白芷姐姐,你要的都在这,掌柜的知道你家情况,把我们铺子里不用的旧药柜擦干净晒过了,也一并叫我带来了,方便你放这些药材。”
这药行的人与姜家是熟悉的,所以,即使在药价上,没法子给太多优惠,也额外送了个放置药材的药柜,免得姜家不好安置这么些处理好的药材。
姜家大妹名为白芷,因着她父亲以前是个游医,所以给他们兄弟姐妹取名都用了药名。
姜白芷笑着对药行学徒点头,“我家现如今这样子,你们也知道,近些日子怕是都忙不赢了,回头得了空,再亲去与你家掌柜的道谢。”
“害,这也没什么好谢的。”
药行学徒摸摸脑袋,本想再与姜白芷多说点什么,却见着她身后那两个嫂子要吃人一样的目光,意识到姜家内部有些龌龊,只好闭了嘴,直接把药材、药柜交付与姜白芷,接过她给的银钱,便赶紧儿赶着驴车回镇上去了。
姜白芷喊来三弟,“黄柏,跟我一起把这柜子抬到里屋去,”
又喊来小妹小弟,“青黛,草果,你们俩把这些药抬回去,待会我来首检。”
“诶,好嘞”
几个弟弟妹妹都听白芷的话,麻溜地开始干活。
大家一忙碌起来,院子外头只剩下两个嫂嫂,满脸不愉,却都拿这个妹妹没法,只能恨恨地对视一眼,跟着进家去。
在战乱发生之前,姜家在这胡杨柳村算是个有钱的人家。
姜父是外来的人,他自个也不清楚自个的具体来历,因为他的长辈也是游医,居无定所,想去哪就去哪,沿路为人治病疗伤换取些生活物资。
姜父从他的长辈那,继承了一手在当下还算过得去的医术,他成家后不久,就脱离了原先的家庭,带着妻子开始了独立的游医生涯。
在外做了几年的游医,姜母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之后,夫妻俩方才觉得游居多有不便,而且两个儿子都没什么学医的天赋,怕一直这么生活,等到孩子大了,没办法谋生,这才寻到偏安一隅的胡杨柳村定居下来,好歹让没才能的孩子也能靠土地过活。
胡杨柳村背靠大山,隔着村民们开辟出来的大片农田之外,还有一条大河,算得上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
这村里基本上就有三个姓氏胡、杨、柳,三大姓也是胡杨柳村名字的来由。
姜父善医,姜母善女红,夫妻俩在胡杨柳村定居前几年,家底越来越厚。
而且夫妻俩会做人,跟村里大部分人家处的还可以,最后走了些关系,直接把户口落在了这个村里,终于分到了一些田地,建了个大院子,算是名正言顺的胡杨柳村人了。
事情若稳稳当当地发展,几百年以后,姜家会成为胡杨柳村多出来的那个大姓也说不准。
可惜的是,十年前,邻国发起了侵略战争,我方为了抵御他们,凡事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尽皆被召入军。
到战争后期,甚至满了十三岁的孩子都被迫服兵役了。
姜父,还有白芷的大哥、二哥,陆续被带走从军。
姜父有点医术,去军营里还能混个军医当当,风险没有那么大,大哥二哥没学到多少医术,就只能做个普通的兵,这些年不知道受过多少伤痛。
去年听说是邻国终于败退至他们的国都,两国要进行最后的战争,要把一方打到灭国,便可宣布漫长的战争时期结束。
姜白芷本以为终于能盼到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却没想到,前面那么多年,她的父兄都熬过去了,却在最后的决胜战役结束后,被敌国间谍报复性反扑了一把。
战争胜利,国家短期内供不起这么多兵,只能先按战功将活着的兵登记在册,死了的尽量发些抚恤给他们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