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推动法艺术的进步。
从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到篆、隶、草、行、楷的脱颖而出。
法,在中国历史中井然有序的发展着。
王羲之笔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
;王献之所创的“破体”
与“一笔”
为法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法传神,汉字传意,。
中国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展现,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汉字,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渊源流传,它是现在仍在使用的文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
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上,由编导系的学生们熬夜完成的视频正在缓缓播放。
这条视频跟安桥所写的文字相辅相成,为观众们展现了世界文字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也展现了汉字和法为文化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
“5000年前古埃及的圣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它们是人类文明中最早的文字之一,然而这些文字却仅仅昙花一现,便在历史的不断变更下渐渐消亡了。
中国汉字久盛不衰,从现在可查证的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到如今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简体繁体字,汉字独立世界文字之巅,并不断地发展、扩大。”
随着念白低沉磁性的声音说道发展,扩大两字的时候,从舞台的两侧开始缓缓走上了一群舞蹈演员。
他们穿着自己国家的传统服饰。
“诶,是和服”
小泽雅子坐在台下,正得津津有味,就到了自己国家的和服。
穿着和服的日本学生们缓缓走上舞台,紧接着是韩服的韩国学生,然后是穿着汉服的我们中国的学生。
三个国家的学生们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融汇在一起,用排练过不知多少次的动作整齐划一的排出了一个“友”
字。
是友好的友,是友谊的友。
友的字形开始发生变化。
大篆、小篆、楷,日文,韩文,最后又停在了中文简体。
这样的表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也曾出现过,几百名演员扮演的活字印刷字模通过不断变幻,用大篆、小篆、楷三种不同字体展现了同一个汉字――“和”
。
后来媒体平价“和”
是最中国的汉字。
今日,在国际青少年文化交流博览会最后的收官演出上,编导系、文学系的学长学姐们,模仿那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用了几十位学生,排出了一个友字。
不过比起那时紧紧只是汉字的表演,今天的友字中更加入了日本文字和韩国文字。
如果说,“和”
是最中国的汉字,那么他们希望,“友”
可以成为最国际的汉字。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语韩语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写。
后来汉字经朝鲜辗转传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