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同样也是林谦一直没想明白的问题。
“他似乎对自己催眠的水平非常自信,虽然他一直在强调催眠不可能让人丧失理智,可我总觉得,若是他催眠顾安娜或者郑晓宇,肯定用不着药物。”
江然想到葛思华面对心理催眠时自信的神情说出来自己的困惑。
林谦侧头向了犯罪心理学专家“你了解葛思华吗怎么这件事情”
专家道“这一点我同意江然的法。
葛思华在心理学界是一个天才,年纪轻轻便有了如今的成就。
他若是想成功催眠一个人,根本就不需要药物。
而且,来访者即使是自杀时感觉到了身体上的疼痛,想必葛思华也可以利用催眠让他们体会不到痛处。
再者,这些来访者肯定非常信任他,所以他真想做点什么事,这些人或许会全然的相信他。”
听了这段话,林谦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些东西,快得他有些抓不住。
催眠,药物,疼痛,信任。
反过来说,这些失败的催眠,这些需要借助药物来实现的催眠,是技术不过关,是不够信任。
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既能得到患者的信息,催眠患者,而患者又不信任呢也就是说,处在信任和不信任之间。
接下来,组内开了一个会议,林谦让张晓晓带领大家重新梳理了整个案件中跟葛思华有关的内容“先是程津接到一通电话之后跳楼身亡,接着我们就发现她有轻微的抑郁症倾向,而且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梁时做过咨询,期间梁老师曾把程津的案例拿出来给葛思华分析。”
“接着,便是顾安娜在家中的浴缸割腕自杀,期间被人注射了药物,而且同样接到了一通电话。
她曾去过思华心理咨询室咨询。”
“最后,是郑晓宇。
被人注射了药物之后,接着电话走进了海里自杀。
同样也去过思华心理咨询室。”
“随后,我们了解到葛思华的办公室内放了很多有关催眠的籍。
而他只在十几年前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提到过有关催眠的内容。
当时,葛思华的导师曾热衷于研究心理催眠,所以葛思华作为他的得意门生,也跟着一起做研究,并准备把研究成果写成毕业论文。
由于违背伦理性原则,葛思华的开题报告被判为不通过。”
“以上就是整个案件中关于葛思华的最详细的资料。”
听完与葛思华相关的内容,大家依然毫无头绪,此时,赵胜着手中的资料,说道“头儿,你说会不会是葛思华的导师最近在研究催眠所以葛思华也在”
导师
张晓晓也点点头,道“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要不然再查一下他的导师”
林谦却突然抓住了一些刚刚一闪而逝的东西。
“不仅导师,把他的学生也查一下。”
林谦郑重的说道。
作为硕博士导师,如果名下的学生在研究相关的课题的话,为了方便找到,导师也会去研究一番。
不管是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还是外面葛思华自己开的心理咨询室,都有不少葛思华的学生在帮忙。
这些帮忙的学生肯定见过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