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荐苏轼,也许是出于为朝廷选取良才,亦或许是与苏轼惺惺相惜。
遗憾的是,神宗皇帝并没有批准。
六月十一,六十五岁的“六一居士”
欧阳修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退休)。
观文殿学士,官居正三品,平时掌出入侍从,以备顾问。
太子少师与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少”
,原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
“师”
是传授其知识的,“傅”
是监督其行动的,“保”
是照管其身体的,即分别是负责君主智育、德育、体育的人。
宋代“三师”
是宰相、亲王的加官官衔。
“三师”
是正一品,“三少”
是从一品。
可以说,欧阳修老先生是以副国级的身份退的休。
对于这件事,苏轼自然上了贺启。
在贺启中,苏轼由衷地说到,我的欧阳先生啊,本人受到您的知遇之恩深,最领受您的教益最重。
您的事业最为辉煌,已成了三朝的人望,文章的灿烂堪称百世的师表。
又说,虽然我知道天下人都会为你的离去感到可惜,但我小苏却明白您的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之智慧。
恩师离开了朝廷,苏轼也在思考着自己的出路。
毕竟,此时的朝廷是王安石的天下。
三伏暑热之时,苏轼又向朝廷请求外任。
出乎预料的是,这次上头正式地批准了,职务是出任杭州的通判。
通判,官名,宋太祖赵匡胤所发明。
是皇上亲自任命到各州,辅佐知州一起治理各州的京官。
不过,通判可直接向皇上禀报各州的事情,如果有政令需要颁布,需要同时有两人的署名才能生效。
在官职上,通判在知州下一级,但是可以绕过知州直接向皇上报告,通判放在现在,相当于中央特派员。
宋朝时,赵匡胤吸取前朝教训,为了防止出现唐末时藩镇武将专权、皇权旁落的局面,就加强集中中央权力,于是新设了一个官职通判。
通判的作用一个是用来监督各知州,另一个作用是,通判可以用来制约知州,两人一起治理,又因为官职权力的相互缠绕,知州一般会防范着通判,害怕通判抓到自己的错误或者把柄报告给皇上,所以两人不会太亲近。
宋代的通判除了兵马,赈灾的财财粮食,处决重大犯人的案件之外,其他的事情都能够参与并发表意见,并且拥有一票否决权。
同时,通判也肩负着监察的职能,一旦知州等有不良行为,通判就会向皇上汇报。
但是知州在官职上是高于通判的,就这样,通判和知州形成了制约,可以避免知州坐大地方权力。
遗憾的是,通判一职却很难做出政绩,所以很难被升职,这也就导致地方的通判们在后期变了味道,有人为了升官加爵,就与地方官官官相护,成为朝廷一大毒瘤。
赵匡胤原意是要相互制约的,没想到最后却给朝廷留下了另一大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