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427章 战伯颜五(第1页)

渡河,谈何容易。

这个时代的黄河凶险万分,可不是后世那样经常出现断流。

黄河,上古时期称为“禹河”

,华夏母亲河之一。

这条大河见证了宋、金、元三朝的兴衰存亡。

北宋因黄河北流而灭亡(整个河北都是灾区,损失的人财物不可估量);金国为治河耗费国力,国势日衰;蒙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都和黄河有关。

黄河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形容:“淤、决、徙。”

“淤”

和“决”

很好理解。

“徙”

指的是改道,数千年来,黄河有记载的决口从东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o2年)到1946年高达1593次。

大的改道更是高达26次之多。

影响重大的改道有6次,史称:“六大迁徙”

涉及区域范围甚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都受到波及。

最北时流经海河,经大沽口,入渤海。

最南时经淮河,淮河水又从洪泽湖破堤坝汇入长江,入东海,这一段时期黄河成了长江的支流。

(这个时期的海岸线和后世是不一样的。

这个时代海平面较高,也就是说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很多地区都“泡”

在海水里。

近代以来随着海平面下降,海岸线后退了约一百多公里。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守将杜充决开黄河大堤,黄河河道也因此生重大改变。

由泗水、汴河、涡水或颖水入淮河,再流入黄海,也称为“夺淮入海”

自黄河南流之后,带来的泥沙在这里不断沉积,故而宋末元初这段时间的徐州城地势比后世要低上许多,其四周的山丘便显得更加陡峭。

“文相公,徐州可不好打啊。”

和文天祥同时出征的赵昺再一次无奈地说道。

“官家,此战我中路军将先渡过黄河,从西北方向进攻徐州,期间既要预防伯颜的半渡而击,又要面临九凝山上元军修建的营寨壁垒,着实不易。”

文天祥亦附言道。

九凝山也就是九里山,位于后世徐州西北部。

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九里山则是必争中的必争。

站在山顶,整个徐州一目了然。

楚汉之争,唐末朱温,以及明朝的靖难之役都在这座高不过一百多米的小山丘上展开你死我活的交锋。

“纵然千难万险,我军也只能勇往直前。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