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90章 范氏义庄(第2页)

不过不是在西湖,而是在苏省。

这是一条海堤,泰州扞海堰。

此外他还留下一桩八百年基业——范氏义庄。

皇佑二年,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后,在其原籍苏州吴县捐助田地一千多亩土地,设立义庄。

义庄田地的地租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

他给义庄订立章程,规范族人的生活。

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儿子又续增规条,使义庄维持下去。

义庄给族人提供的救济有七个方面:领口粮、领衣料、领婚姻费、领丧葬费、领科举费、借住义庄房屋、借贷。

但这些救济都是有限的,粮食、衣料、各种费用的领取是定时定额的;借助房屋如果需要修理的,确实无力修缮,义庄才给予资助;借贷不能是经常行为,到时也必须归还。

宋金战争中范氏义庄遭到了一些破坏,后世富裕的范氏子孙对义庄屡有捐助,出钱出力竭力维护,使义庄能长盛不衰。

虽然历经战乱,朝代更迭,但到清朝宣统年间,范氏义庄依然有田五千三百亩。

后来在义庄原址上兴建学校,在范仲淹诞辰一千年之际,校改名为苏州市景范中学,表达景仰范仲淹之意。

田地是古代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但哪怕将禁止卖祖田写进家规,但不管把祖田传给谁,都一定会在某一代产生一个败家子,禁是禁不住的。

而范仲淹的方式是,全族共有,没有人拥有实际所有权。

有人想卖田,需要说服全族所有人,卖的钱也不归自己拿,而是归全族人共有。

这种极度困难且自己没多大好处的事情,就没人愿意干了。”

十万伏特:现在怎么没有范氏义庄了?

百忍成金:不可说,不可说!

独自飞翔:嫁女支钱三十贯,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

这一条,范仲淹绝对是真情实感了。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范仲淹老有意思了,一生三次大贬官,还有几次小贬官,老得罪皇帝,一得罪就被贬官,过不久皇帝又想起他,又回来了。

别人贬官哭的死去活来,范仲淹每次贬官都特别高兴,连老百姓都习惯了,范大人又被贬官啦!

范仲淹也很高兴,这是我应该做的。

我爱花花: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时人称“光”

(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

,第二次称为“愈光”

,第三次称为“尤光”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