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冬季节,惠泉的泉水汇入文明湖,湖面雾气腾腾,水天相连。
每当朝霞初升和夕阳西下时,苍松翠柏簇拥着象山的倒影映照在文明湖面上,辅之以阿娜多姿、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如同仙境一般。
那如诗如画般的绝美佳境,让人身临其境,使人感到如醉如痴。
真乃天际的瑶池降于人间一般美轮美奂。
但唐人李德裕却认为此泉“兹泉由太洁,终不蓄纤鳞”
,苏轼的意思很实在,“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
在荆门,苏轼父子均题写了有关惠泉的诗作,荆门的都官(宋都官郎中掌徒流、配隶及京师各官署吏职补换更替,或以功过屡减磨勘)张维,也与苏轼父子有关于惠泉的和诗。
苏轼某天早上从浰阳出发时,专门做了一首诗《早发浰阳》,但这个“浰阳”
如今已经网搜不到,大约就是如今的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胡集镇丽阳村。
好在如今的丽阳村也是个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苏轼一家从浰阳出发,渡过汉水,一定是日夜兼程的赶路,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是苏轼在行进途中又写了一首诗,专门记述夜行途中观察星星的,“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
渡过汉水,观完星星,即到了京西南路襄阳府地界。
襄阳是个有故事的城市。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员、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
、“铁打的襄阳”
、“兵家必争之地”
之称。
襄阳还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
、“曲高和寡”
等典故流传至今。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楚辞》均发源和交汇于汉水流域,在这个有故事的地方文艺繁荣、百花齐放,曾孕育出襄阳古乐府这种曲牌名。
但清代纪昀却认为:乐府音节失传,不过幕其字句。
杜少陵,纯制新题,自是斩断藤手。
李太白,虽用古题,多是不敢明言而托之古,亦非以此体为高。
意思是说,就连李白与杜甫这样的重量级诗人,也不过是仿其皮毛。
到了这里,不拘一格的苏轼仅是襄阳古乐府将改作词牌用,用《襄阳古乐府》的曲牌名,仿写了三首词,分别写他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野鹰来》词先写新城守孟达作《上堵吟》的历史内容和背景,后写眼前的景物,感叹历史终成陈迹。
是苏轼按照孟达所作《上堵吟》的韵调,描写了汉昭烈帝刘备章武间的一段兴衰史,让后人借历史深深反思现实。
《襄阳乐》词,写的是刘道产的事迹。
刘道产,彭城郡吕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