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故乡的回顾(第2页)

东邻鱼市,罟师所朝。

鲂鲤鲢鳊,泽国之饶。

鲫阔论尺,

铦若刀。

鳗鳝虾鳖,稻蟹巨螯。

届日午而濈集,呴腥沫而若潮。

西邻菜佣,瓜茄果匏。

蹲鸱芦菔,夥颐菰茭。

绿压村担,紫分野舠。

葱韭蒜薤,日充我庖。

值夜分之群息,乃谐价以杂嘈。

罗列名物,迤逦写来,比王梅溪的《会稽三赋》的志物的一节尤其有趣。

但是引诱我去追忆过去的,还不是这些,却是更其琐屑的也更是不值钱的,那些小孩儿所吃的夜糖和炙糕。

一九三八年二月我曾作《卖糖》一文写这事情,后来收在《药味集》里,自己觉得颇有意义。

后来写《往昔三十首》,在五续之四云:

往昔幼小时,吾爱炙糕担。

夕阳下长街,门外闻呼唤。

竹笼架熬盘,瓦钵炽白炭。

上炙黄米糕,一钱买一片。

麻糍值四文,豆沙裹作馅。

年糕如水晶,上有桂花糁。

品物虽不多,大抵甜且暖。

儿童围作圈,探囊竞买啖。

亦有贫家儿,衔指倚门看。

所缺一文钱,无奈英雄汉。

题目便是《炙糕担》。

又作《儿童杂事诗》三编,其丙编之二二是咏果饵的,诗云:

儿曹应得念文长,解道敲锣卖夜糖,想见当年立门口,茄脯梅饼遍亲尝。

注有云:

小儿所食圆糖,名为夜糖,不知何义,徐文长诗中已有之。

详见《药味集》的那篇《卖糖》小文中。

这里也很凑巧,那徐文长正是绍兴人,他的书画和诗向来是很有名的。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