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圈)。
“但不清楚这是否是她的玩笑话就是了。”
(后加的字迹)
诚然着色试剂也许是随性之作,但通过坦茅血石的能量迸发进而雾化,并二次激发的设计确实耳目一新。
此前魔药溅射或雾化通过魔具与魔导具完成,仅形态上的改变并不能为成品的魔药,带来更多本质上的变化。
“然而二次激发却能脱离魔力的辅助,让魔药作用本身产生新的奇妙作用,这点非常重要。”
(划横线)
最直接的例子,着色试剂的配方中,将其着色的核心主料替换为荧惑菇粉末。
根据《炼金学入门指南》详述,荧惑菇的光芒源于其自身魔力与环境魔力的相互作用,其原理类似回路炽燃。
这个特性少被利用到,常识告诉我们摘下来的荧惑菇并不能辉光。
前辈书写的记载,略微分析便可得出,这种植物辉光要点在于它自身吸纳魔力,依此之上才有后来过程及现象。
那么令其辉光的条件便清晰起来,既然需求魔力那就给它充能即可。
坦茅血石魔药二次激发在此便有了实际意义。
坦茅血石迸发的能量在魔力与各种元素间震荡,予以荧惑菇成分充能。
如此不需要施法者多做干预,便可使其再现出辉光的特性。
从这点开始变得让人着迷起来。
运用荧惑菇与魔法作用辉光的特性,将能吸收不同光照强度的材质加强原着色试剂里的染色环节。
凭借这种取巧的方式,便能将魔力以肉眼可见的方式,显色出来,比如自律法阵、比如匿影,还不需要庞大的精神力控制。
“要是在莱曼那会就已经有这种东西就好了。”
(颇为别扭的字迹)
这让我很兴奋,无意间发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探测手段,甚至连普通人都能使用,仅需将魔药丢出去,让它炸裂喷溅开!
要做到这种程度,对于坦矛血石的处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粗制的碎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就连女士那样利用翘曲分割空间的方式,也不能达到我预想的需要。
坦矛血石需要更细分,要真正如尘灰细腻,更要让之处于失控的边缘,还要满足一定的可控性。
简直是自相矛盾。
大图书馆里的切割经历已经相当说明,爆发才是这种物质的常态。
本想先暂缓进程,先熟练着色试剂的炼制时,海德薇露天剧院的经历给了不错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