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神宗曾当着章惇的面赞誉张方平,下朝后,章惇就这件事跑到吕惠卿处告诉了吕惠卿。
此事被御史蔡承僖知晓,弹劾章惇云:朝登陛下之门,暮入惠卿之室。
于是,神宗与王安石均开始厌恶起章惇,将其贬谪到陈州。
后又被中丞邓绾揭其为人轻佻淫秽,遂自权三司使出知湖州。
();() 章惇这个人虽然是个官二代,但出身极其卑微。
其父章俞,年少之时风流不羁,其岳母年少而寡,章俞竟与岳母杨氏私通生的章惇。
当时杨氏生子后,用一个盒子贮满水,默不作声地将孩子遣人送还给章俞。
这是章惇身上的一大污点,也是最忌讳为人道及之事。
此次章惇出知湖州,在苏轼的和诗中,有“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犹爱水云乡”
句,据说章惇收到和诗后,认为苏轼是在讥笑自己的身世,由是怨之。
不过后来,当苏轼深陷台狱与被贬黄州之际,章惇还设法解救和劝解。
另外,当苏轼从海南遇赦北归之时,听说了曾位居宰相的章惇被贬谪到雷州(今属广东湛江)时,还为之惊叹弥日。
因此上说,苏轼与章惇这一对老同学的关系,可谓是与当时的政治紧密相连,政治之外,二人也是可以坐而论道的。
十月十三,“手实法”
这种扰民太甚、华而不实的荒唐之术宣告废止。
当天,苏轼又听说自己的世交兼老朋友苏颂将要高升至朝中的秘书监。
秘书监官秩为从三品,大致与宰相(正三品)并列,为天下文人的精神象征。
专掌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兼修史书,相当于明清两代的“翰林院”
,主官便是秘书监。
十一月初二,前宰相韩琦韩大人的后事在其家属操办下,葬在了相州安阳县(今河南安阳)的丰安村,神宗还在禁苑为他恸哭举哀,又辍朝三日,赐其家银三千两、绢三千匹,发兵为其筑墓。
至此,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的韩琦终于寿终正寝了。
应韩大人之子韩忠彦的请求,苏轼要为魏国忠献公韩琦的厅堂做一篇记,那是退隐田园的韩琦在自己府第池塘之上建造的一座厅堂,取名为“醉白”
,意境取自白居易《池上》一诗,意思好像是羡慕白居易并且认为自己有不及白居易的地方。
过去忠献公活着的时候曾对他儿子忠彦说过,想请苏轼为醉白堂写一篇记而未得。
如今,韩忠彦又来相求,苏轼认为自己义不容辞,于是就流着泪写下了《醉白堂记》。
送走了韩大人,诸城县令赵昶(字晦之)被罢任,要回海州。
老顽童张先寄诗来,还有友人作了《光禄寺二绝》给苏轼,作为当时的文坛名人,这些事都要苏轼去作诗或是唱和的。
这些时,苏轼还两度上书文潞公文彦博。
一是向文潞公反映了在京东与河北路实行食盐官府专卖的害处,二是要向文潞公反映密州一带的民风彪悍,自己以往用奖赏举报人或直接抓捕者以钱财这种方法,现在看来确实有效,但近年来朝廷以灾年为由,降低了奖赏的额度,使得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告密或是抓捕者丧失了动力而作罢,苏轼自认为人微言轻,想请文彦博代为向朝廷反映这一问题。
鉴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最后也没有明确的结果。
毕竟,此时的文彦博因激烈地争论说市易司监卖果实,有伤国体,会引发百姓怨恨,此举引起王安石的嫉恨,被移判大名府。
文潞公自身都难保,那还有能力去管一个闭塞小州的政事呢
心中郁闷的苏轼,只得到通判赵庾家里去对饮,借着酒水的麻醉,苏轼暂时忘却了政事上的烦恼,在老赵这里还做了三首诗,通过文人特有的方式发泄了自己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