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一章 苏轼有多少个名号(第3页)

后世中有叫苏味道的,圣历年初为凤阁侍郎,后贬为眉州刺史,之后又被迁为益州刺史。

可人尚未上任就死了,苏味道有一子留在了眉州,正是这个重要的血脉传承,使得眉山才有了苏家。

();()  在这里,我们发现苏味道之于苏轼,与杜预之于杜甫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国人中一旦先祖中有名相、名将者,为了烘托其后世之人出身之用,一般都逃不出史家的眼光。

祖父苏序。

祖母史氏,卒于宋仁宗明道元年,死后追封嘉国太夫人。

在今天位于河南郏县的“三苏坟”

大门口有一副启功先生书写的楹联:

一代文章三大家,千秋俎豆两峨眉。

在国内的景点我们注意到,但凡有启功先生出面亲笔题词的地方,必是文化极为厚重的所在。

这里的文章三大家,其中有一个极为苏轼的父亲苏洵。

此人据传少年时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少年不学),举进士而不中(落榜了),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最终都能成功跻身与“唐宋八大家”

的行列。

二十七岁,放到今天,也即研究生毕业的年龄,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

在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专门也有提及: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苏老泉,就是苏父苏洵。

苏母程氏,以贤惠著称,其死后的墓志铭为司马光所撰。

当然,这主要是老马看在苏轼的面子上,要知道老马的在当时的身价是极高的。

程氏是眉山大理寺丞程文应的女儿,十八岁嫁入苏家,从经济条件而言,当时程家远远要比苏家富裕。

但程夫人嫁过来后,谨守妇道,勤俭持家。

同族人不管从那个方面都挑不出夫人的毛病,至于不悦、傲慢等举动,在夫人身上是压根找不出的。

有人对程夫人说,你娘家高门大户,父母又“不差钱”

,你却天天在苏家吃糠咽菜的。

不如回你娘家随便张张嘴,以你父母对你的疼爱,绝不会撒手不管的!

夫人正色道,我听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你说的是不错,假如我回到娘家开个口,父母不会不援助的。

但如果传出去,就会有人说我夫君是吃软饭的,我绝不会让我夫家及夫君因此蒙羞。

当时苏洵的奶奶健在,是个极为刁钻古板的老妇人。

全家人从她的堂前经过,都需小心翼翼,一旦让她听到脚步声,就会被叫回来严厉地责骂一番。

但唯独程夫人能合乎她老人家的心意,只有看到程夫人,老人家才会由衷的高兴,满意地颔首。

传说苏老泉直到27岁的一天,突然有了心理发现,跑回程夫人面前说,我觉得我还有机会,我想继续读书考大学。

只是……内什么……怕家里的生活无以为继。

你说我该怎么办?……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