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四十九章 陈州之行的怡然自得(第3页)

但此时的苏轼,却是数次上书朝廷以言时政,不时评论天下之事。

下朝后,仍是不加节制,公然与同僚或是宾客高谈阔论。

最为重要的是,苏轼每每谈及时事,话里话外常透露出讥诮之意!

();()  大表哥文同那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每苦口相劝,但心直口快的苏轼此时却听不进去任何的劝诫。

后来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文与可已在陵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任上。

不放心的大表哥文同还时常给苏轼寄诗加以规劝,以至于后来表哥的规劝诗写多了,竟然有了一句成了名句警句被堂而皇之地载入到了诗史:“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不吟诗”

当苏轼还在陈州时,柳瑾(字子玉)这位极善诗词及行草书的北宋著名书法家被贬谪到了寿春(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寿春镇)。

柳子玉本为苏轼堂妹夫柳仲远之父,平素与苏轼交情甚厚。

这次老柳舟行路过陈州,自己的政治前途暂且不论,自然不会放过与苏轼兄弟相晤的机会。

老柳先是给苏辙寄了两首诗,苏轼作为临时的东道主,也郑重地和了两首。

其中“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

句,深得清人纪晓岚的青睐,夸这种描述简直是“澹语传神”

陈州有位陶渊明式的隐士,名叫李宗易(字简夫),此人少时好学,作诗仿效白居易,与晏殊相知尤深。

他是真宗天禧三年进士,仁宗庆历元年任御史台推直官、秘书丞,官至太常少卿,正四品官职。

晚岁归隐,优游林泉十六年。

苏辙在陈州做博士时,常与之游。

苏轼到了陈州后,自然也想与之结交。

因为苏轼素来就崇拜陶渊明这样的隐士,他认为陶渊明这种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具有真性情,他专门用了一个名词,叫“真率”

就是陶渊明想做官了就去做官,从不以求官为耻;不想做官了便挂印而去,而不以退隐为荣。

没饭吃了就去向别人去乞讨,自己能吃饱了就杀鸡具黍来请别人喝酒。

完全不会因名利而迷乱,不会为穷困而动摇其志。

面对陈州的这位当世的“陶渊明”

,苏轼初次到就前去求见,不巧的是,李宗易却正在病中,无缘相见。

好在二十年后,苏轼有幸从李宗易的孙子李公辅处得到了老李亲手书写的七十多首自作诗。

当时,苏轼读后还大为叹息道,这人是君子啊,可惜再也看不到了!

也不知此人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能让苏贤良心服口服的,反正在下是服了!

在陈州的日子里,苏轼兄弟俩一起结伴游玩自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兄弟俩先是游览了陈州城北的柳湖,柳湖周边有上万株柳树。

陈州也就是今天的周口市淮阳区,古称宛丘,水资源较为丰富。

在柳湖,兄弟俩都做十一韵的七言长诗,在诗中也没有具体的事物所指,仅是兄弟俩的一些生活所感。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