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17回 攻城不克班师生悔 虑战有得献策瘦敌4(第1页)

唐制,男人二十岁当兵,六十岁退役,实际上四十多岁以后就不太能打仗了,只能干些后勤杂务等保障性工作。

这就意味着,真正适合当兵打仗的人,只能占到总人口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当时大唐的总人口为四千多万,高句丽一个小国,撑破天也就是三百万,就算把所有适合打仗的人全部征召入伍,也只有六十万。

大唐那么大,置折冲府六百三十四个,以统天下之兵,有兵一千二百人的为上府,一千人的为中府,八百人的为下府,笼统算下来,全国的军队只有六十多万。

由此可见,高句丽能有六十万军队真的是顶破天了。

假如这六十万人全部当了兵,种地的劳动力就会严重不足。

那时候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至少二十个人才能养一个兵,所以高句丽的常备军队大约在十五万人左右,其他人只能在战时临时征召入伍。

就按照六十万军队计算,高句丽的大小城池有一百多座,平均下来每座城池不过有三四千人马。

驻扎兵马数在一万以上的只有那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或者政治地位非常高的城池,满打满算也不到二十个,普通城池有五六千人就不少了,比较小的城池只有一两千。

一座城池驻兵达到四五万以上的情况,只有在面临强敌进攻时才会发生,都是临时增兵。

李世民一征高句丽,消灭高句丽军队四万多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高句丽损失了百分之七左右的兵源。

李世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把跟随高延寿投降的那三万高句丽士兵释放,应该把他们跟掳掠的人口一起押回中国,那将又是一个对高句丽军事力量的沉重打击。

人的作用不光是直接参与打仗,还有参与生产。

种粮、织布、制造各种兵器甲仗都离不开人,人口少,能够供养的军队就少,所以在古代战争中消耗对方实力的途径不光是杀伤、俘虏士兵,还有掳掠平民。

李世民把七万高句丽平民迁徒到大唐,目的就是打击高句丽的生产力。

如果只是跟对方打一仗,相争时间不过几年,重点掳掠对象应该是青壮年男人,这一点不言而喻。

如果短时期内无法把对方彻底打垮,双方有可能相争达几十年以上,则重点掳掠对象应该是有生育能力的女人,这一点也不必解释。

古代人口少,人口就非常重要。

要想对人口的重要性有个直观的感觉并不难,每到春节,因为大部分外地人都返乡过年,北京市里几乎见不到什么车,人也非常少,冷冷清清。

多说着,离开北京的人有三分之二,至少还剩下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一就已经显得如此冷清了,假如只剩下三十分之一,大家可以想想,那将是一种什么情景?唐朝最繁盛时期中国的人口,就是现在的三十分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人口是古代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具有生育能力的女人则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胡俗,父死子娶其妾,不是因为胡人淫乱,而是因为游牧民族人口太少,他们没有本钱浪费女人的生育能力。

胡人还有一个习惯,喜欢掳掠汉人的男孩子,养为己子,比如《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杨康,那也是因为他们人口太少。

鉴于人口如此重要,刘明认为,进攻高句丽,未必以攻城略地为目的。

高句丽人擅长守城,必短于野战,那就避其长,攻其短,派军队在其城外活动。

高句丽军队若敢出城接战,就在野战中消灭之,如果他们闭门不出,就掳掠其城外的人口。

老百姓总不可能全部住进城里,军队掳掠老百姓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在人口之外,打仗的另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粮食。

军队可以住在城里,老百姓可以住在城里,庄稼总不能种在城里吧。

等到庄稼即将成熟的时节,派兵攻入高句丽,收割其粮食以资军用,来不及收割的就一把火烧掉,让高句丽人缺粮,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高句丽的军粮储备。

刘明亲眼看到过辽东的地形,山多平原少,从高句丽人那里了解到,盖牟、辽东、安市往东去,全都是山地,适合种植粮食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辽水东岸一带以及北面的扶余川,非常便于大唐军队进击。

位于鸭绿水以南的高句丽国土平地更少,而且总面积不到辽东的一半,其粮食总产量只有辽东地区的几分之一。

这就意味着,只要破坏辽水东岸和扶余川的粮食生产,对高句丽的农业就是致命的打击。

掳其人口、焚其庄稼,刘明称这两个办法为“瘦敌之策”

用这两个办法打击高句丽,收效较大,代价极小,只需折腾几年,高句丽会因此而变得贫穷、凋敝、弱小,到那时再对其发动总攻,可一战而平之。

围绕着“战”

这个前提而伐交,刘明也想出一些办法。

与高句丽交好的势力有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和位于高句丽东北的靺鞨白山部,而大唐可以联合的力量则有位于辽水以西的奚、契丹、霫,位于高句丽北面的靺鞨粟末部,以及位于高句丽与百济之间的新罗。

伐交无非就是设法削弱敌方的联盟,加强和扩大自己的联盟。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