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引用苏辙的话,“辙幼学于兄,师友实兼。
志气虽同,以不逮惭。”
又谓兄弟幼时,“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曰予二人,要如是终”
。
而苏轼则说,“忆昔与子皆童丱,年年废书走市观。
市人争夸斗巧智,野人喑哑遭欺谩。”
“丱”
音冠,原指古时候儿童头上的羊角辫,后引申为七八岁上下的儿童。
在苏轼七八岁时,还曾梦到自己是个僧人,曾经往来于陕右。
古人以西为右,陕右就是指今天的陕西。
孩童时期的苏轼,还常与娘舅家的表弟程之元在一起玩耍。
就在苏轼无忧无虑地玩耍的年龄,这一年滕京谅(字子京)被贬到虢州任知州,虢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灵宝市一带。
北宋的赵元昊造反时,滕子京时知泾州(今甘肃泾川北),本来是御敌有功。
但被朝野上下的奸人所陷害而身陷囹圄。
幸有时任参政知事的范仲淹出手相救,才减罪被贬到了虢州。
此时年仅九岁的苏轼,初闻滕子京建功,对他便产生了深深地仰慕之情。
而当他随后又听闻到滕子京虽然建功却被降职的糗事后,又因此事而深为滕子京而鸣不平。
也是在这一年,山西介休人文彦博出任益州知州。
益州有位隐君子叫张俞的,张俞少时较为愚钝,文彦博到任后,就安排张俞置居青城山白云溪,苏洵常与这位自号“白云居士”
的隐士携游于岷山下的白云溪。
苏轼十岁时,继续跟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这时候学业上已是渐入佳境。
在这一年,父亲苏老泉安排苏轼开始写作文,布置的题目名叫《夏侯太初论》。
论中有两句: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峰虿。
意思是: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饭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蜂蝎时不免惊叫变色(这原是人在没有思想准备或是冷不防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应激反应)
父亲苏洵甚爱苏轼的这篇作文,对其中的这两句尤为赞赏。
这一年,父亲开始宦学四方,我国古时候,读书人有个传统非常好,那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比如杜甫,在青年时期,就曾与李白等人到全国各地去游历过。
当然,与死读书的“书呆子”
不同,读书人的游历经历会更好地打开自己的视野,为今后的治学与从政提供不可多得的经验。
苏洵先是与史经臣东游至长安,史经臣字彦辅,他是苏洵的好友,也是苏洵的生命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两个人经历颇为相似,二人一同赶考,也同样屡次落选,但是两个人的相似之处便是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史经臣的经历甚至还要比苏洵惨一些,那就是在一次赶考归家后,突发大病,导致瘫痪,对于苏洵来说,好友的悲惨境遇令他更加缺少信心,但是好友身残志坚不改豪情,在苏洵赶考前还起身为他送行。
苏洵对于好友也是情谊至深,在好友去世后帮助他料理后事,后人回顾两人乃是惺惺相惜,在较为坎坷的科举路上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 在长安,他们见到了他们的四川老乡石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