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社

第八章 较量(第12页)

然而比这山景海景更吸引人的,是景观平台中心赫然屹立的一座八面十方三世佛像。

佛像足高27米,神情庄重仪态自然,手臂舒展结印,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

宝座下的底座高3米,直径15米,四周镶嵌着一众降龙伏虎夜叉,各个手持法器,体态狰狞面貌凶恶。

整座雕塑通体覆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偶尔还会在潮湿空气和云雾的作用下散发出佛光如虹,乃至从山脚甚至更远处都清晰可见。

这奇景也使得景观台一时间成为了岛上旅游的必赏之地。

原来的龙神宫神社则被移到了略低处,这里正是大空山南北麓交界处的小一块台地。

神社门前是骑着山路石阶修建的一排鸟居,立柱与笠木的红黑大漆交映在浓荫葱郁的山林中,更显清幽肃穆。

鸟居后宽阔的院落里,一座巨大的石龙雕塑赫然矗立在手水舍中央。

只见石龙蟒身盘纡,角首高昂,洁净的手水就从龙口中源源不断的吐出,汇入身下圆形池中。

池边则放着许多由本地山岩打磨而成的水钵,供人清洁身体。

手水舍之后则是龙神宫奇伟绝伦的本殿。

它掘入大空山南壁,悬空而建。

游人若要参拜,则必须脚踩万丈深渊,穿过横风呼啸的栈道,接受近乎生死的试炼才能到达。

而殿内高坐于神龛之内的神明,仿佛也是在空中俯瞰着半边千代岛,庇佑与祝福着这里的生灵。

同样被翻新的还有原来窄小陡峭的登山石阶——变成了宽阔的步道。

平整的石条石板沿山体走势盘旋铺设,可同时容三五人并排行走。

步道两边还装有感应地灯,在光线昏暗时遇到行人会自动开启,照亮石阶以备游客夜晚下山之用。

而沿着步道每走一段,都有供人休息的凉亭小阁,均是仿唐风或江户式建筑,古朴娴雅,让人在其间休憩时,竟有空山返景坐听松涛之感,不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尤其是山下第一座凉亭,更是引得游人纷纷驻足。

从山下色心寺出发沿步道攀爬大约三刻钟,便可到达这座“息心”

亭。

这是一座有些低矮的侘寂风建筑,一眼看去似乎是饱经风霜而非崭新落成。

它瓦当上的每一条龟裂,椽木上的每一块疤斑,甚至地砖上的每一处缺痕,都无不透露着朴拙天然——仿佛从天地以伊始的那一刻,他们就以这种原始的状态坦然裸露着,从不修饰,也无需修饰。

不同于其他凉亭就陈路边,息心亭被建在了一块伸出崖外巨大而高耸的飞岩上。

当人们拾级而上走进它内部的那一刻,才能恍然领悟这座亭子的匠心独具。

山下竹影环抱之中,重建后的色心寺在此处一览无遗。

尤其是寺中那座拔地而起的七重舍利方塔,四面飞檐质朴平直,层层斗拱经纬交错,而顶部极长的鎏金塔尖犹如一柄浑厚雄健的六棱金锏直插其上,让整座宝塔更显雄浑富丽。

而顺着塔尖望去,开阔平坦的温泉广场和两旁的绿地公园也是尽收眼底。

原来此亭和舍利塔都处于温泉广场的中轴线上,而正是因为亭子建在了飞伸出去的岩石上,避开了周遭密林掩映,才使得山下风景能被尽览无余。

而当人们沉醉于耳畔细风与眼前美景时,回头间才发现,亭口楣椽上竟朝内挂着一方小匾。

匾额上既无题首也无落款,朴素的松木板上单单阴刻着“息心”

二字。

凝神细品间,才发现匾额早已将高耸的大空山顶遮在身后。

而每当有人忍不住想要远眺这山顶时,则必须上前弯腰,鞠躬致礼一般俯身仰首才能得望山顶全貌。

而恐怕唯有此时,人们心中才能生出几分高山仰止的敬畏,体会到些许望峰息心的感慨。

瑰玮奇丽的大空山下,还隐藏着千代岛吸引游客络绎不绝的另一个秘密——千代温泉。

千代岛拥有丰富的自然水系。

它常年雨水丰沛,而地表繁多的大小湖泊、绵延的湿地、错综密布的水网和茂密的植被能有效的储存淡水,让地表的小溪小河即便是在枯水期也始终有细流汩汩,更不必说冬雪融化后的春夏。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